致病原

裂谷熱病毒(Rift Valley Fever Virus)為具外套膜之單股RNA病毒,為布尼亞病毒目(Bunyavirales)白纖病毒科(Phenuiviridae)沙蠅病毒屬(Phlebovirus),外表為圓形,直徑平均約103 ± 3 nm。當宿主細胞同時感染不同病毒株時,不同病毒株能進行RNA片段交換,產生重組病毒(reassortant viruses)。

流行病學

(一)裂谷熱一般發現於東非、南非和撒哈拉沙漠以南,近年來在蘇丹、肯亞、索馬利亞、坦尚尼亞、南非、馬達加斯加、西非的茅利塔尼亞,以及阿拉伯半島的沙烏地阿拉伯及葉門等國均有疫情發生。裂谷熱病毒主要影響家畜,能導致動物流行病,使動物重病、流產甚至死亡。1912年在肯亞即有動物裂谷熱病例報導,但直到1930年在肯亞裂谷的綿羊、牛群發生廣泛流行才受到矚目。最著名的動物裂谷熱疫情發生於1950-1951年間的肯亞,約導致10萬隻綿羊死亡。動物裂谷熱疫情的出現,將使人類更頻繁暴露於受感染的動物,而增加染病風險。
(二)1977年埃及發現裂谷熱疫情,推測由蘇丹或辛巴威透過尼羅河灌溉系統感染該地家畜後,出口至埃及而爆發動物和人的大規模流行。西非首次爆發人類裂谷熱流行在1987年,與塞內加爾河的整建計畫(Senegal River Project)有關,起因於該計畫導致地勢較低的塞內加爾河地區淹水,改變動物和人之間的交互作用,造成裂谷熱病毒傳播至人類。1997-1998年間因聖嬰年(El Niño)帶來大洪水,亦在肯亞、索馬利亞及坦尚尼亞爆發疫情。
(三)2000年後的國際疫情概況
2000年9月,沙烏地阿拉伯和葉門爆發裂谷熱的流行,是首次出現在非洲以外的確定案例,之後陸續,2003年在埃及、2006年在肯亞、索馬利亞及坦尚尼亞、2007年在蘇丹、2008-2009年在馬達加斯加、2010年在南非、2012年在茅利塔尼亞及2016年在尼日、2018年在甘比亞及肯亞、2018-2019年在法國馬約特島、2019年在蘇丹、2021年在肯亞、2022年在茅利塔尼亞、2023年烏干達、2024年肯亞及烏干達皆有人類裂谷熱流行疫情發生。

(四)臺灣病例概況

自2006年2月9日公告為法定傳染病,2007年10月公告為第五類傳染病。臺灣目前尚無確定的病例報告。

臺灣流行概況詳見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傳染病統計資料查詢系統」。

傳染窩

動物主要透過被感染的蚊子叮咬而感染。裂谷熱病毒能感染多種動物,主要為綿羊、牛、水牛、山羊、駱駝等家畜,其中綿羊和山羊的感受性似乎比牛或駱駝更高。綿羊、山羊及牛等家畜感染後會發生高力價病毒血症,屬於增幅動物。感染的母羊流產率幾乎為100%,有大量動物出現不明原因流產時,可能為疫情開始的表徵。
主要的病媒現有斑蚊屬(Aedes)、瘧蚊屬(Anopheles)、家蚊屬(Culex)、沼蚊屬(Mansonia)、苛蚊屬(Coquillettidia)及Eretmapodites 屬等多種蚊子,其中斑蚊屬為主要宿主及媒介。

傳染方式

人類多數為直接或間接接觸到受感染動物的血液、組織、器官或體液而感染,例如屠宰、幫動物接生、處理受感染動物或動物胚胎等,或在屠宰受感染動物的過程經由空氣微粒(aerosol)傳播吸入感染性物質而感染,亦可能因攝取未經高溫消毒的受汙染的乳品而得病,因此牧民、農民、屠宰場人員及獸醫等感染風險較高。斑蚊屬蚊蟲可透過經卵傳播(transovarial transmission)將病毒垂直感染給後代來維持動物地方性傳染循環(enzootic cycle),在旱季時病毒可在休眠的卵中存活數年仍具有傳染力,並在雨量豐沛、昆蟲大量孳生的季節,受感染的斑蚊大量孵化造成大流行。在動物流行期間可因人為因素移動受感染之家畜或蚊子造成疫情擴散,再藉由當地的蚊子(家蚊屬、沼蚊屬、瘧蚊屬等)傳播給其他動物,人類也會因蚊子(通常是斑蚊及家蚊)或其它可吸血昆蟲(如吸血蒼蠅)的叮咬而感染。此外,曾有紀錄人類病例中有發生母嬰垂直感染,亦有活體外實驗(ex vivo experiment)顯示裂谷熱病毒可感染人類胎盤。
目前尚未有人傳人案例報告,亦尚無在都市發生疫情的案例。

潛伏期

通常約 2~6 天。

臨床症狀

感染者可能無症狀或出現輕微症狀,包括:發燒、頭痛、疲勞、關節痛、肌肉痛,有時會有頸部僵硬、食慾減退、噁心、嘔吐及畏光的現象,症狀通常持續4-7天,少部分(約8-10%)會發展出嚴重症狀,如出血熱(<1%)、休克、視網膜病變(0.5-2%)、腦膜腦炎(<1%)或肝損傷,甚至死亡。
人類感染裂谷熱的致死率約為1%,但有出血熱症狀的病人致死率可達 50%,此類病人在發病後2-4天先出現嚴重肝損傷,隨後出現出血症狀,通常於症狀出現後3-6天死亡,多數為出血性黃疸的病人1。出現眼部症狀的病人大多會在10-12週內恢復,但發生黃斑部病變的病人約有50%會出現永久性視覺損傷,而在腦膜腦炎的病人中,可能會有延遲性神經症狀(發病後60日以上)。

感受性及抵抗力

人對裂谷熱的感受性沒有性別或年齡的差異,若與其他病原體合併感染或遺傳因素可能會增加重病風險,另有研究顯示,感染裂谷熱病毒與孕婦流產有關聯性,尤其與懷孕後期流產有顯著相關。
年齡是動物感染裂谷熱後重症或死亡的危險因子,感染裂谷熱的羔羊有90%以上死亡,成年羊可低至10%。有動物實驗顯示,綿羊胎盤上皮細胞對裂谷熱病毒感受性高,且病毒可以穿過綿羊胎盤。

治療與疫苗

  1. 治療:多數病人症狀輕微,會在症狀出現後2-7天內好轉,因此不需要特殊治療,而對於症狀較嚴重的病人,則以支持性療法為主。
  2. 疫苗:目前已有可用於動物之疫苗,供人類使用的疫苗目前已進行臨床試驗但尚未取得藥證,僅作為保護有接觸裂谷熱病毒極高風險的獸醫與實驗人員實驗性使用,其中NDBR-103及TSI-GSD-200皆為福馬林不活化疫苗(Formalin Inactivated Vaccines),冷凍乾燥的NDBR-103在施打三劑後可以提供20個月的保護效力,但因生產過程中需製備具傳染力的老鼠血清,被認為有生物安全疑慮。同為不活化疫苗的TSI-GSD-200,無上述生安疑慮,但在三劑基礎劑接種後需多次施打加強劑才能維持抗體效價,此外,有研究顯示曾接種福馬林不活化裂谷熱疫苗的人員於接種後24年內,皆可檢測到對裂谷熱病毒的特異性T細胞免疫反應。
    其他的候選疫苗(candidate vaccine)有MP-12減毒疫苗(MP-12, TSI-GSD-223),已完成第二期臨床試驗,是一種人類和動物均可使用的裂谷熱疫苗,目前美國有條件許可作為動物疫苗使用,人體試驗結果則顯示施打一劑即可有長期保護力,儘管在許多試驗中有良好的耐受性及安全性,但在懷孕乳牛、小牛與羔羊的試驗中報告了一些嚴重不良事件,須持續關注;非複製型黑猩猩腺病毒載體裂谷熱疫苗(ChAdOx1 RVF, ChAdOx1-GnGc),已完成首次第一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該疫苗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及安全性,且接種後可產生高濃度中和抗體,目前正在烏干達進行第1b期臨床試驗,有實驗數據支持液體配方在2-8℃儲存長達1年,並有可能在更高的溫度下短期儲存,而冷凍乾燥配方可能能夠在30℃保持3天。

預防方法

  1. 做好孳生源清除工作,以及避免被病媒蚊叮咬,包括:房屋加裝紗窗、紗門、身體裸露部位塗抹政府主管機關核可之防蚊藥劑,睡覺時可掛蚊帳避免蚊子叮咬,出入流行高危險區宜穿著淺色長袖衣褲、手套、靴子及面罩等措施。
  2. 可對疫區動物施打疫苗預防疾病發生流行;赴疫區者,應避免接觸可能受感染動物的體液或血液及生食肉品或乳品,在食用或飲用前應澈底煮熟。
  3. 實驗室工作者及照顧裂谷熱病例之醫療人員均屬高危險群,應給予完善之訓練及防護設施裝備。儘管裂谷熱尚未有人際傳播的案例,但仍存在透過接觸受感染的血液或組織傳播給醫護人員的風險,因此醫療人員執行疑似或確診病人照護時,應遵守標準防護措施,並依暴露風險使用適當的個人防護裝備。
UpdateTime 2024/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