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病原

拉薩病毒屬沙狀病毒科(Arenaviridae),沙狀病毒屬(Arenavirus)中的一種單股RNA病毒。

流行病學

(一)國際病例概況:
拉薩病毒因首例個案發生於1969年西非奈及利亞之拉薩而命名,當時發現了二位護士因感染該病毒而喪生。拉薩熱目前是西非地區的地方性流行疾病,流行地區包括幾內亞、賴比瑞亞、奈及利亞、獅子山共和國、貝南共和國、迦納、馬利及多哥共和國等國家,每年約有10-30萬例病例。因為帶有拉薩病毒的囓齒類宿主在其他西非國家亦有分布,故實際上此疾病之地理分布可能不僅限於上述國家。此外在瑞士、德國、英國、荷蘭及美國也曾報告病例,但大多為境外移入。德國在2016年通報2名案例,首例個案係在非洲多哥共和國感染之醫護人員,境外移入後死亡,另有1名喪葬業者因接觸屍體而感染;2019年荷蘭通報2名境外移入案例,係在獅子山共和國因執行醫療手術而感染之醫護人員;2022年英國通報3名案例,首例個案有馬利旅遊史,另2名為二次傳染的個案家屬。

(二) 台灣病例概況
拉薩熱於2007年10月9日公告為法定傳染病。台灣迄今無確定病例。臺灣流行概況即時動態詳見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傳染病統計資料查詢系統」。

傳染窩

野生囓齒類動物;在西非為乳鼠屬(Mastomys)的囓齒類。此囓齒類感染拉薩病毒後不會生病,但可藉由其排泄物排出病毒。

傳染方式

(一)人畜共通傳染:
人類病例主要(80-90%)透過直接接觸受拉薩病毒感染之囓齒類排泄物(尿液、糞便)污染的物體,像是地板或床,或食入受污染的食物,或是經由吸入空氣中囓齒類的分泌物微粒而感染(飛沫傳染)。透過捕捉或食用而直接接觸囓齒類亦可能受感染。

(二)人傳人:
人傳人可發生在社區或醫療機構,透過直接接觸病人之血液、尿液、糞便或分泌物,或經由醫療設備(如重複使用之污染針頭)而傳播病毒。一般接觸(如未有體液交換之皮膚接觸)不會傳播病毒,亦無經空氣傳播造成人傳人之案例;曾有經由性行為傳染的報告。
 

臨床症狀

大約80%的感染者屬輕微或無症狀感染,其餘20%則會有嚴重的多重系統疾病。有症狀感染者之症狀為漸進性,初期包括發燒、倦怠、身體不適,接著出現頭痛、喉嚨痛、肌肉痛、胸痛、噁心、嘔吐、腹瀉、腹痛及咳嗽,重症者出現面部水腫、胸水、口、鼻、陰道或腸胃道出血,低血壓及蛋白尿,後期出現休克、神經症狀(癲癇、顫抖、定向感障礙)及昏迷。25%痊癒病人出現耳聾,其中有一半可於1至3個月後恢復部分聽力,恢復期可能出現短暫落髮及步態不穩。死亡多發生在發病後14天內,一般感染之致死率約為1%,但在住院病人及某些流行地區致死率可高至15%或以上。若於第三孕期(the third trimester)遭受感染,孕婦及胎兒症狀會特別嚴重,超過85%以上的胎兒及超過30%孕婦死亡。此外,受感染的2歲以下嬰幼兒呈現水腫、腹脹等症狀(稱為swollen baby syndrome),且伴隨高致死率。
 

潛伏期

為2至21天。

可傳染期

患者有急性症狀時,體液中均帶有病毒,可造成人傳人。痊癒患者體液中仍可持續檢出病毒,根據奈及利亞一項康復者世代追蹤研究顯示,少部分患者出院後3至6個月仍可從尿液中檢出病毒;具感染性拉薩病毒則可存在精液中長達9個月,且有個案至出院後12個月仍可於精液中驗出病毒。

感受性

各年齡層皆具有感受性。於Mastomys囓齒類盛行的郊區,尤其在衛生環境較差或生活環境擁擠的居民風險最大,此外未穿戴適當的個人防護裝備及落實感控措施而照護拉薩熱病人的醫療人員亦為感染高風險族群。

治療與疫苗

(一)治療:Ribavirin為目前標準療法,雖並非仿單核准之適應症,但臨床經驗顯示給予Ribavirin治療可有效降低死亡率,特別是在發病6天內給予,但尚無證據顯示Ribavirin作為暴露後預防性投藥之效果,惟仍可評估於高風險群進行暴露後預防性投藥。支持性療法包括維持病人體液及電解質平衡、維持血壓及血氧、補充失血和凝血因子、治療繼發性感染等。

(二)疫苗:目前尚無已核准之有效疫苗。針對拉薩熱之疫苗尚在試驗階段,如具複製能力的病毒載體疫苗的水疱性口炎病毒載體疫苗rVSVΔG-LASV-GPC及EBS-LASV,兩種疫苗皆含有Josiah型拉薩熱病毒之醣蛋白,分別已開始執行第二期及第一期人體臨床試驗,但結果尚未發表。另有麻疹病毒載體疫苗MV-LASV,第一期人體臨床試驗結果顯示該疫苗具安全及耐受性。

UpdateTime 2024/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