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莉颱風重創台灣地區,風災水患過後,相關防疫人員早已展開緊鑼密鼓的衛生消毒工作,並嚴密監控傳染病之疫情。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表示:由於鄰近的東南亞國家,常於洪水氾濫後爆發鉤端螺旋體病之流行(如泰國,曾於2000年7-8月間,於水災過後爆發鉤端螺旋體病之流行,約5000餘人感染,近200人死亡)。因鉤端螺旋體菌可感染所有的哺乳類動物(包括人類在內),如牛、豬、馬、狗、鼠類等,造成腎臟慢性感染,並由尿液大量排菌於環境中;而國內部分淹水地區之環境,如受到帶菌動物之尿液污染,該菌可能存在於污水及潮濕的土壤中,當人接觸到被污染之污水或濕土時,可經由皮膚傷口感染此病。因此,疾病管制局除特別提醒民眾預防該疫病之傳染外,亦將鉤端螺旋體病列入災後重點監測之疾病,惟自納莉颱風過後,淹水地區目前尚未發現有任何確定病例出現。
鉤端螺旋體病係一種常見之人畜共通傳染的細菌性疾病,經由口、皮膚等直接觸病原菌而受感染,可引起人及多數哺乳類動物發燒、黃疸、血尿、肝、腎衰竭等症狀。其傳染途徑: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特別提出以下幾點預防方法,並呼籲民眾加強防範: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同時呼籲,醫師如在臨床上如有發現病患曾有動物接觸、野外活動或暴露於被感染動物尿液污染之環境(如污水、溼土等),並出現急性發燒、頭痛、肌肉痛(尤其常見小腿肚痛)之病例,應加強向衛生單位通報,並儘速採集檢體送至本局合約實驗室檢驗,及早給予病患適當治療,防範疫情之擴大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