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非伊波拉病毒出血熱疫情已有照護病患之醫療人員感染,疾管署籲請主動詢問病患曾至發生病例國家之旅遊史提高警覺(疾病管制署致醫界通函第250號)


各位醫界朋友,您好:

依世界衛生組織(WHO)本(2014)年7月27日公布資料,美國衛生單位接獲2位於賴比瑞亞專門治療伊波拉病毒出血熱之美國醫療人員染病訊息,另美國CDC於7月28日發布致醫界通函強調,醫師應詢問病患發病前21天內曾至有伊波拉流行疫情國家之旅遊史與在等候檢驗結果時就應隔離病人,以及患者死後亦可能具傳染力,藉由葬禮籌備時接觸屍體傳播。迄7月29日西非幾內亞、賴比瑞亞、獅子山、奈及利亞等4國累計通報1,323例伊波拉病毒出血熱病例,其中729例死亡,致死率為55%。WHO於6月24日公佈累計51名醫療人員感染。疾病管制署已將幾內亞、賴比瑞亞及獅子山旅遊疫情提升為第二級:警示(Alert),籲請醫師提高警覺,加強通報,並落實感染控制防護措施。

本次伊波拉疫情個案出現臨床症狀,初期主要以高燒、嘔吐及嚴重腹瀉為主,多數確定病例於採檢時無出血症狀,若發現病人有相關症狀,請務必詢問近期旅遊史(是否於發病前21天內曾至幾內亞、賴比瑞亞、獅子山等發生群聚國家)、接觸史、職業及家庭或工作環境等是否有其他類似症狀病人,如懷疑為伊波拉病毒出血熱,應於24小時內至「法定傳染病監視通報系統」之「傳染病個案通報系統」-『醫師診所版』(https://ida4.cdc.gov.tw/hospitals/),項下通報,且採集咽喉擦拭液、皮膚出血或病變處切片及血清,註明A類感染性物質,以低溫方式送驗。

發現疑似伊波拉病毒出血熱病人應立即收治於隔離病房,因疾病初期症狀較不典型,醫護人員照護所有病患需提高警覺並配戴標準防護配備,實施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洗手、呼吸道衛生、避免體液噴濺等。如近距離(一公尺內)照顧疑似或確定個案時,則應配戴口罩、護目鏡、防護衣與手套等,避免直接接觸病患之血液及體液。

此外,本次賴比瑞亞亦出現該國醫護人員感染伊波拉病毒死亡案例,凸顯醫療機構感染控制預防措施的重要性。照護人員與接觸者除應採取適當處置並加強感染管制措施,並應進行健康監測,注意是否出現包括發燒、頭痛、肌肉痛、出疹或出血等相關症狀,直至接觸後21日為止。相關資訊請參閱本署全球資訊網/傳染病介紹/伊波拉病毒感染(https://www.cdc.gov.tw/Disease/SubIndex/3DGpsvfGoSlTJyTGmn-pbw)。

感謝您與我們共同維護全民的健康安全。

發佈日期 2014/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