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外界對愛滋減害政策的相關質疑,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說明如下:
國內毒品病患愛滋疫情日益嚴重,毒品病患愛滋感染成為社會新隱憂。根據疾病管制局愛滋病監測通報顯示:
.自民國73年至94年4月底,台灣目前累積通報本國籍愛滋病毒感染者7,808人,其中1244名毒品病患,且共用針具的行為是感染愛滋主要原因。。
.以歷年愛滋病毒感染通報個案危險因子分析發現,一向以同性戀、異性戀為主的趨勢改變,93年因毒癮共用針頭感染愛滋已竄升至第一位。
.毒品愛滋感染者91年以前僅零星個位數,91年則通報13例,92年增至74例,93年553例以7倍的速度成長。94年1-4月4個月之內快速增加533例(佔該4個月所有新通報感染人數的52%),可見,毒品使用已成為國內愛滋疫情蔓延的新興重要感染因素。若無積極作為,預估至民國100年,毒癮者愛滋病毒感染累積個案數將是現在的數十倍,這是個不得不正視的空前挑戰與災難。
任何人一旦開始施用靜脈注射毒品,就容易成癮,這類物質成癮是醫學上認定的一種疾病。依據法務部估計國內毒品施用者再犯比例高達8成,臨床經驗海洛因終身戒毒成功率僅10﹪。且愛滋病只限於毒品病患群體中嗎?國外經驗告訴我們,毒品病患中開始流行愛滋病時,愛滋將經由性行為再傳染給性伴侶,再傳染給小孩。毒品愛滋的流行,代表愛滋病在一般民眾大流行的前兆。國外爲解決毒癮個案感染愛滋造成的更大災難,世界衛生組織提出減害的觀念(http://www.who.int/hiv/topics/harm/reductio/en/),減害策略包括1.清潔針具計畫。2.替代療法。3.諮商及教育等。任何減害策略不是單純提供針具和替代藥物治療,而另必須包括完整的愛滋病預防知識、篩檢諮商、提供戒毒轉介、心理及社會諮商服務,最終目的希望毒品病患能不被感染愛滋病毒等傳染性疾病和達到戒毒成功。減害是務實策略,絕非贊成吸毒,而是以整體社會大眾健康出發,兩害相權取其輕的做法。國外許多國家如:澳洲、英國、荷蘭等均已推行多年,且成效良好,國外做法多種如透過藥局、醫療機構、流動巡迴車、設立販賣機或注射中心(報載澳洲所設毒品寬容室)等方式,其中報載澳洲所設毒品寬容室,其爭議很大,故未列入我國現階段實施之方式,至於其他方式,由於台灣欠缺減害計畫相關經驗,為求慎重,行政院已邀集法務部和衛生署等相關單位就各種方式適法性和可行性進行討論,為有效遏止毒品施用者愛滋疫情飆昇,各部會對毒品病患愛滋的防治策略共識應由「三減」-減少供應(上游-緝毒、拒毒)、減少需求(中游-戒毒)及減少傷害(下游-減害計畫及愛滋篩檢和教育)三方面著手,期能藉由各部會通力合作,達到「健康台灣」的共同目標。衛生署和法務部相關單位亦己積極密集多次會議研議具體做法,初期將以試辦計畫小規模實行,同時試辦縣市亦與當地相關單位建立執行策略的共識,中央和地方政府將繼續攜手合作達成適法的方案後試辦之。
同時疾病管制局再次呼籲民眾,為了保護自身的健康,應勇於拒絕毒品、避免共用針具與集體從事危險性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