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病原
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即是人類免疫缺乏病毒,俗稱愛滋病毒。目前可分為兩型,HIV-1和HIV-2。HIV-1是大多數國家中最主要造成愛滋病的病因。HIV-2主要分布在西非。兩種病毒的致病力並不相同,感染HIV-1後超過90%的患者會在10-12年內發病成為愛滋病。感染HIV-2則往往沒有相關的病症。
發生情形
1983-1984年間法國和美國的科學家分別自血液中分離出病毒。愛滋病毒(HIV)的起源可能是來自非洲的猿猴。HIV-1的起源可能是來自非洲猩猩(African ape,chimpanzee);而HIV-2和猿猴免疫缺乏病毒(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SIV)相似,因此它的起源可能也是來自非洲的猴子(African monkey,mangabey)。目前愛滋病患者最多的地區是非洲地區。依據聯合國愛滋病組織(UNAIDS)於2016年估計,全球約有3,670萬愛滋感染人口,2016年新增愛滋病毒感染人數達180萬人,當年度約有100萬愛滋相關死亡案例。
傳染方式
愛滋病毒有三大傳染途徑:
潛伏期
愛滋病毒感染後的潛伏期有二種說法
發病症狀
愛滋病的發病症狀變化極大,依感染者的免疫力好壞、感染細菌的種類及感染部位的不同,會有不同的發病症狀。
譬如,感染肺囊蟲就會引起肺炎症狀,感染肺結核菌就會引起肺結核症狀,感染口腔念珠菌就會引起念珠菌症狀。
預防方法
空窗期
感染愛滋病毒後,需要經過一段時間後才會在血(體)液中出現愛滋病毒抗原或抗體,這段已感染卻檢驗不出已感染的時間即為空窗期。一般而言,空窗期約為3-12週,依使用的檢驗方式而有所不同,檢驗機構提供何種檢驗,請洽各諮詢檢驗機構。在空窗期間內,因體內已存在病毒,已具傳染力。若與他人發生不安全性行為後經篩檢為陰性,但仍懷疑自身感染者,可於空窗期後再次檢驗,但此期間應避免與他人發生不安全性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