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毒癮愛滋,衛生署邀請國際毒癮減害計畫專家來台經驗分享



  近年來全球感染愛滋人數不斷增加,除了不安全的性行為之外,毒癮者共用針具、稀釋液、注射毒品已成為歐美國家另一個傳播愛滋病的重要途徑。依據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統計資料顯示,我國近年來愛滋感染者亦以毒癮者增加幅度最大。92年毒癮感染者僅74人,93年則高達565人,增加近7倍, 94年1至7月即已通報1,122人,人數將近去年整年的2倍,約佔94年愛滋通報總人數的六成。此外,以民國77年至94年7月統計顯示,台灣毒癮病患感染愛滋的年齡層以25至29歲最多,佔28.96%,其次為30至34歲,佔23.92%,顯示我國毒癮愛滋感染者幾乎集中在生產力旺盛的青壯族群。
  聯合國和世界衛生組織已提出嚴重警告,當愛滋病毒散佈到注射毒品病患族群時,疫情將面臨爆炸性的成長。而美國疾病管制中心也根據各國毒品病患愛滋疫情現況,建議毒品注射群體愛滋病盛行率小於5%之前,應多管齊下儘早推動防治計畫,才能有效預防毒癮病患愛滋疫情繼續擴散。為此,行政院李秘書長應元分別於94年4月4日與94年5月27日召開二次「研商毒品病患愛滋減害試辦計畫」跨部會的研商會議,並指示此一計畫具有革命性意義,各部會的相關工作均須立即展開。
  國際因應毒癮愛滋疫情,是以採取「三減」為策略,即減少毒品供應、減少毒品施用人口、減少毒品造成的傷害,其中「減少毒品造成的傷害」即所謂的「減害」,其核心措拖包括清潔針具計畫、替代療法、轉介戒毒、愛滋治療與照護、諮商及教育等。衛生署參酌國際防治趨勢及分析我國毒癮愛滋現況,遂於94年研訂「毒品病患愛滋減害試辦計畫」,自94年8月1日起開始試辦,希望達到降低毒品施用人口、擴大戒毒網絡、並藉減害計畫之施行提供毒品病患及其家人愛滋病毒篩檢和教育服務等目標。目前預定在監所分佈較多地區先行試辦,包括台北市、台北縣、桃園縣及台南縣四個縣市,除由各該縣市衛生局選擇定點辦理清潔針具計畫及衛教諮商之外,並由衛生署桃園療養院、衛生署嘉南療養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等醫院協助辦理毒癮者的替代療法計畫。其他毒癮愛滋通報數較多之縣市亦已開始展開對毒品使用者之監所及社區衛教宣導,並提供諮商篩檢服務。
  由於減害計畫在我國尚在試辦階段,為能取法先進國家經驗,減少摸索時間以掌握防治先機,同時加強與國際組織經驗及技術交流,衛生署及台灣愛滋病學會特別於8月13日假台南成大舉辦「2005 HIV/AIDS醫護人員的新挑戰研討會」,邀請國際減害協會(International Harm Reduction Association,IHRA)執行長Gerry Stimson來台,就全球減害計畫趨勢及英國推行減害之經驗發表專題演講,並提供我國毒癮愛滋防治的專業建議;及邀請美國Homeless Health Care Los Angeles的執行長Mark Casanova先生,分享其推行清潔針具計畫之成功經驗;另於8月15日在台大醫院景福館舉辦「改變藥癮行為的階段性治療模式工作坊」,由Casanova先生就多年服務藥癮者的經驗,提供有關改變藥癮行為的階段性治療模式。
  毒癮者的愛滋病防治不僅僅是公共衛生的問題,此一新興議題亟需各領域專家的參與及國際經驗交流,期望藉由專家學者的經驗分享,與國際接軌,共同攜手面對毒癮愛滋的嚴峻挑戰,建構台灣毒癮愛滋防治有效模式,保障民眾的健康。
  由於毒癮者可能在使用毒品過程的任何一個環節中因共用針具、分享毒品或稀釋液而感染愛滋,所以衛生署現在的宣導重點不再只針對「拒絕共用針具」,而是要傳遞一但注射毒品即有可能感染愛滋的觀念,衛生署疾病管制局除製作「注射毒品,傳染愛滋」紅布條分送各縣市衛生局及警察機關懸掛以提醒民眾之外,並於該局網站製作「注射毒品,傳染愛滋」專區,供民眾閱覽參考,衛生署未來更將與相關單位合作,緊密結合反毒宣導及愛滋防治的衛教工作。有關毒癮愛滋防治訊息,請參考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全球資訊網「注射毒品,傳染愛滋」專區(http://www.cdc.gov.tw/index1024.htm)。

發佈日期 2005/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