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Q&A


A:
  1. 全國65歲以上【以114年為例,接種對象為49年次(含)以前出生】民眾;如為外籍人士,需具健保身分或持有效居留證。
  2. 19-64歲【以114年為例,實施對象為於民國50年(含)以後出生且95年(含)以前出生】符合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IPD)高風險對象定義之民眾,如為外籍人士,需具健保身分或持有居留證。 ※IPD高風險對象定義如下,請檢具診斷書等相關佐證資料,或經醫師依民眾之健保就醫資料或病歷等評估後接種。
(1) 脾臟功能缺損。
(2) 先天或後天免疫功能不全。
(3) 人工耳植入。
(4) 腦脊髓液滲漏。
(5) 一年內接受免疫抑制劑或放射治療的惡性腫瘤者及器官移植者。
 
  1. 全國55-64歲【以114年為例,接種對象為59年次(含)以前出生】原住民,需具原住民族身分。
  2. 年齡以「接種年」減「出生年」計算。
最後更新日期 2025/7/11
A:
  1. 其他疫苗可同時接種於不同部位或間隔任何時間接種。
  2. 從未接種過PCV13/15及PPV23者應先接種1劑PCV13,間隔至少1年(IPD高風險對象或65歲以上「機構住民」及「洗腎患者」間隔至少8週)再接種1劑PPV23。
  3. 曾接種PPV23且間隔至少1年者可接種1劑PCV13。
  4. 曾接種PCV13/15且間隔至少1年(IPD高風險對象或65歲以上「機構住民」及「洗腎患者」間隔至少8週)者可接種1劑PPV23。
  5. 如已接種過PCV13/15及PPV23者,代表已完整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無需再接種PCV13及PPV23疫苗。
最後更新日期 2025/7/11
A:否,如IPD高風險對象已接種PPV23須間隔至少1年才能接種PCV13。
最後更新日期 2025/7/11
A:可至原就醫或長期追蹤之醫療院所,由醫師藉由病歷資料及專業評估是否符合IPD高風險對象。
最後更新日期 2025/7/11
A:可至衛生所或合約醫療院所,請其協助查詢接種紀錄,若無接種紀錄,則依接種原則提供1劑PCV13及1劑PPV23接種。
最後更新日期 2025/7/11
A:建議先至原接種之醫療院所或衛生所進行補登,再依循接種建議接種,如已無法取得接種證明,經醫師評估可提供1劑PCV13,再間隔至少1年(IPD高風險對象或65歲以上「機構住民」及「洗腎患者」間隔至少8週),再提供1劑PPV23。
最後更新日期 2025/7/11
A:針對曾接種PCV13/15,經查找仍無法取得接種紀錄之特例情形,為避免影響接種單位疫苗作業執行,對於堅持接種PPV23之民眾,得請其簽具聲明切結,陳述所言屬實且瞭解PPV23及PCV13/15接種順序對免疫保護效果之影響,於接種PCV13/15後間隔至少1年(IPD高風險對象或65歲以上「機構住民」及「洗腎患者」間隔至少8週),得提供PPV23接種。
最後更新日期 2025/7/11
A:依接種原則,已接種PCV13/15者,建議間隔至少1年(IPD高風險對象或65歲以上「機構住民」及「洗腎患者」間隔至少8週)可接種1劑PPV23,就已完成接種,無須再接種PCV13。惟若已自費接種PCV13/15者,民眾仍有公費接種PCV13需求,間隔至少1年,經醫師評估可公費提供1劑PCV13。
最後更新日期 2025/7/11
A:依接種原則,已接種PPV23者,建議間隔至少1年可接種1劑PCV13,就已完成接種,無須再接種PPV23。
最後更新日期 2025/7/11
A:依接種原則,已接種PCV13/15及PPV23者,就已完成接種達保護效益,無須再接種PCV13及PPV23。惟若已自費完成接種PCV13/15及PPV23者,民眾仍有公費接種PCV13需求,間隔至少1年,經醫師評估可公費提供1劑PCV13。
最後更新日期 2025/7/11
  1. 先接種PCV13/15間隔至少1年(IPD高風險對象或65歲以上「機構住民」及「洗腎患者」間隔至少8週)可接種PPV23,如已先接種PPV23者須間隔至少1年才可接種PCV13,但是和其他疫苗可同時接種於不同部位或間隔任何時間接種。
  2. 另秋冬同時提供肺炎鏈球菌疫苗、流感疫苗及COVID-19疫苗,該三種疫苗可同時分開不同部位接種,亦或間隔任何時間接種,若同時接種三種疫苗,同手臂接種兩種疫苗建議距離至少2.5公分。
最後更新日期 2025/7/11
A:請確實依接種間隔接種,若發生接種間隔不足,如PCV13/15與 PPV23間隔不足8週,PPV23與PCV13/15間隔不足1年等情形,不需補種。
最後更新日期 2025/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