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預防蚊蟲叮咬 許多疾病是藉由病媒蚊而傳播,比如瘧疾及登革熱。針對此類疾病可採用以下防蚊措施:
- 外出時,穿淺色長袖、長褲衣物,身體裸露的部位可擦防蚊藥膏或噴防蚊液。建議使用含DEET成份的防蚊用品,且依據濃度的不同,應確實遵照說明使用。
- 住宿時應住在有空調無蚊蟲、或是有紗門、紗窗的房子。若是住宿在野外睡覺時應使用蚊帳,並檢查蚊帳是否有破洞,蚊帳內是否有蚊子,可以噴殺蟲劑或點蚊香來預防。
(二)注意食物飲水安全 腸胃道傳染病是遊客出國最常罹患的疾病,建議使用以下的方式來確保食物飲水的安全:
- 在用餐前、大小便後以肥皂及清水洗手,若是無法取得肥皂,可使用含酒精(濃度60%以上)的乾洗手液。
- 要避免進食未經煮熟的食物,如沙拉、生魚片、貝類及未經消毒的牛奶等,並且不食用路邊攤販賣已削皮、切好的水果,還有不飲用未經煮沸的生水、泉水、冰塊,只飲用煮沸的水或是包裝完整的礦泉水或其他飲料。
(三)避免意外傷害 交通意外是旅客出門在外常見的意外原因。旅客應注意下列事項以避免意外傷害:
- 不要酒後或夜間駕駛,乘車時應使用安全帶,孩童建議加用安全座椅。
- 開車前應先熟悉當地路況及交通規則,若是不熟悉,建議雇用當地的司機。若是騎單車或摩托車,建議頭戴安全帽。不要搭乘已負荷過載的公車或其他交通工具。
(四)其他注意事項 - 避免接觸動物或與其玩耍,以防咬傷。若是被動物咬傷或抓傷,應立即徹底地以肥皂及大量清水沖洗傷口,至少清洗五分鐘,然後以70%酒精或優碘消毒。接著立即在當地就醫 ,請醫師評估是否有狂犬病或破傷風感染的可能,進行後續相關處理。狂犬病疫苗暴露後需接種五劑,因此若未在當地依時辰完成,曾接種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疫苗者,應請診療醫師開具診斷診明書,回台後向疾病管制局請領後續疫苗進行施打。
- 避免與人共用或使用消毒不完全的針頭、刺青、穿洞、輸血等,以避免感染愛滋病或病毒性肝炎(B、C、D型肝炎)。
- 避免與陌生人發生性行為,以預防感染淋病、梅毒及愛滋病,如無法避免發生性行為時,請全程使用保險套。
- 保持腳部的清潔與乾燥,不要赤足(尤其是在動物可能排泄的地方),以避免得到黴菌或寄生蟲感染。
- 旅遊期間,若有任何身體不適的情形,應儘速於當地就醫,切勿延誤病情。返國後,並速洽機場檢疫人員尋求協助。民眾於旅程或入境時如有出現身體不適的情形,入境時須填寫「傳染病防制調查表」,就醫時,也要清楚的告知醫師相關的旅遊史及接觸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