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熱病簡介(想要瞭解更多)
傳播方式:蚊子叮咬傳播。
感染症狀:感染後約3~6天會開始出現症狀,典型症狀包括發燒、冷顫、頭痛、全身肌肉痛、噁心、嘔吐等,每個人嚴重程度不一,部分病患在症狀出現後數小時到1天就進入危險期,出現出血徵候,如流鼻血、牙齦出血、吐血及黑便,甚至出現肝臟及腎臟衰竭。
預防方式:接種黃熱病疫苗、採取防蚊措施。
黃熱病高風險國家:黃熱病流行國家集中在非洲及拉丁美洲,依照感染的風險程度分為「高風險地區」及「中低風險地區」,風險地圖及國家列表如下。
黃熱病高風險國家列表
示「*」符號者,境內僅部分地區有感染風險。最新高風險國家列表請參閱世界衛生組織(WHO)網站。
預防接種建議:
有些國家要求入境旅客提供黃熱病預防接種證明,多數國家的規定僅針對來自疫區、曾在疫區停留的旅客,但有些國家會要求全部旅客、或經疫區轉機的旅客都必須接種疫苗。出發前請確認當地的入境規範,如需接種證明,應至少提早2週至旅遊醫學門診打疫苗,如旅客符合疫苗的禁忌症條件,也可請醫師開立「不適合接種證明(medical waiver)」取代接種證明。 各國的詳細風險說明、預防接種建議、入境接種規定請至疾病管制署全球資訊網「國際旅遊與健康」項下「國際旅遊處方箋」查詢。
★前項資訊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旅遊與健康—國家與地區疫苗預防接種建議列表」更新資料,惟因各國政府可能依當地防疫需要,即時調整入境預防接種政策,建議於出國前先洽目的國外交部或駐外館處網站,瞭解最新簽證申辦或入境需備文件規定。
依據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106年第2次會議決議,黃熱病疫苗建議追加接種對象如下:
接種過黃熱病疫苗後,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者。
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者。
因旅行季節、地點、活動或停留時間而有較高感染風險者。
黃熱病疫苗簡介
黃熱病疫苗是一種活性減毒疫苗,現用疫苗是以雞胚蛋培養的病毒製成。
單劑接種(0.5 ml),採皮下注射,接種後約7~10天可產生保護力,打一劑就能提供終身保護力。
黃熱病預防接種證明書於接種10天後生效,並依據世界衛生組織規定,自2016年7月11日起證明書由原訂10年改為終身有效,已核發之證明書不受原註記之10年有效日期限制,不需換發或註記即可繼續使用。
★依據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106年第2次會議決議,欲前往流行地區前且距上次接種超過10年者,建議追加1劑。
各國詳細入境規定請至疾病管制署全球資訊網「國際旅遊與健康」項下「國際旅遊處方箋」查詢。
未滿6個月的嬰兒。
對疫苗成分嚴重過敏,如對「蛋」之蛋白質嚴重過敏者。
免疫力不全者,如胸腺功能異常、先天免疫缺乏、HIV感染者有病徵或CD4 T細胞< 200/mm3或愛滋病、移植、使用免疫抑制劑或免疫調節及惡性腫瘤患者。
約10~30%接種者在5~12天內出現頭痛、肌肉痛、輕微發燒等類似感冒症狀,症狀約1~2天會恢復。
黃熱病疫苗曾在國外通報嚴重的不良反應,造成接種者神經或臟器病變,但發生率極低(均小於十萬分之1),且好發於高齡及幼齡(未滿9個月)的接種者,接種後如持續不適,應立刻就醫並通報原接種醫院。
過敏性休克發生率約十萬分之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