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病原

中華肝吸蟲感染症的致病原是中華肝吸蟲(Clonorchis sinensis),1874年馬康奈(McConnel)在印度加爾各答,解剖一個二十歲中國木匠的屍體時,在他肝內膽管發現這種寄生蟲,由於病人是中國人,而且是世界第一個被證實感染此蟲的病例,因此命名為中華肝吸蟲。此寄生蟲最早可追溯至明代(西元1368-1644年)及西漢時期(西元前206年-西元23年),考古學者曾在古代乾屍糞便中的殘餘物發現此蟲卵。

傳染窩

(一)最終宿主(definitive host):吃魚的哺乳類動物,如:人、猫、狗、豬、鼠類等。
(二)第一中間宿主(first intermediate host):淡水螺類。
(三)第二中間宿主(second intermediate host):淡水魚(如草魚、鰱魚、鯉魚、鯽魚、吳郭魚、羅漢魚等)、蝦類。

傳染方式

食用淡水螺類(第一中間宿主)並非中華肝吸蟲的感染途徑。
食入生的、未煮熟或保存不當的乾燥、煙燻或塩漬含有囊狀幼蟲的淡水魚(第二中間宿主),這些囊狀幼蟲的外壁經胃酸軟化後,再經十二指腸內的胰蛋白酶的作用,幼蟲在十二指腸內脫囊而出,循著總膽管進入肝臟內的膽管寄生。此外,切過魚的菜刀、砧板或放過魚肉的碗盤等餐具如附著囊狀幼蟲,沒有澈底洗淨或用高溫熱水燙過,而再用來切或盛放食物,可能會造成食物污染而導致感染。

中華肝吸蟲感染症不會人傳人

臨床症狀

臨床症狀的嚴重程度與感染寄生蟲的數量、感染持續的時間、再感染的次數或宿主的敏感度等有關。大多數人如感染少量蟲數(少於100隻),症狀不明顯或輕微,例如:腹部不適、下痢等,部分病人(10-40﹪)可能產生周邊血液嗜伊紅血球增多合併間歇性黃疸;如感染中度蟲數(少於1000隻),呈現症狀較明顯,包括發燒、寒顫、厭食、體重減輕、腹痛、疲憊或腹脹等;如感染大量蟲數(1000-25000隻),可能會出現右上腹部急性疼痛的症狀,慢性感染者可能會發生肝腫大、腹部壓痛、腹水、門脈高血壓、黃疸或下痢等症狀,嚴重者可能致命。
因為這種寄生蟲可能在人體存活很多年(20-25年),肝臟可能因長期慢性感染導致膽管上皮增生、纖維化、膽結石或細胞病變等,有很多研究顯示中華肝吸蟲感染症與膽管癌有關。

預防方法

(一) 不要吃生的或未煮熟的、煙燻的、塩漬的、乾的淡水魚類和蝦類。
* 食用鮪魚、鮭魚、旗魚、海鱺及紅魽等海水魚生魚片,不會感染中華肝吸蟲。
(二)處理淡水魚、蝦時洗淨雙手,厨具及餐具亦須洗淨並用高溫熱水燙過。
(三)生熟食砧版分開,避免食物交叉污染。
(四)不以生魚餵食狗、貓及豬等保蟲宿主。
(五)畜牧業者應禁止新鮮糞便排入水流,以防止傳染源擴散。
(六)養殖魚池例行清理污泥,消滅淡水螺等中間宿主。

UpdateTime 2019/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