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病原

廣東住血線蟲感染症的致病原是廣東住血線蟲,1933年陳心陶先生在中國大陸廣東省調查玄鼠(Rattus rattus)和褐鼠(Rattus norvegicus)的寄生蟲時,首先於鼠肺(肺動脈)中發現此蟲,1937年日本人松本(Matsumoto)在台灣東岸花蓮之野鼠內亦發現此蟲。感染的大鼠透過糞便排出未成熟的幼蟲(第一期幼蟲),蝸牛和蛞蝓吃了含有幼蟲的大鼠糞便而感染,幼蟲在蝸牛和蛞蝓體內發育,但不會變為成蟲(第三期幼蟲),當大鼠吃了感染的蝸牛、蛞蝓或受其黏液污染的食物時,寄生蟲可於鼠體內發育為成蟲,雌雄交配產卵,進入下一個生活史循環。
人類不是廣東住血線蟲適合的終宿主(鼠類才是),其幼蟲誤入人體後,無法於人體發育為成蟲,僅可發育至第五期幼蟲(又稱為幼成蟲),蟲體移行至腦膜處死亡,而造成腦膜炎相關症狀。

傳染窩

  1. 終宿主(definitive host):大鼠。
  2. 中間宿主(intermediate host):蝸牛、螺類(如福壽螺)及蛞蝓等。
  3. 保幼宿主(paratenic or transport host):淡水蝦、蟹類、蛙類及渦蟲。

感染期的生物特性

廣東住血線蟲的1齡幼蟲被老鼠排出,可於糞便或淡水中可以存活數周,3齡幼蟲在沒有宿主存在的水體可以存活1星期。

傳染方式

生食或食入未煮熟且感染這種寄生蟲的蝸牛、蛞蝓、蝦、蟹、蛙類或食入受到幼蟲污染的水或生菜(沾染受感染螺類之黏液,可能含有第三期幼蟲)是人類感染廣東住血線蟲的主要途徑。在某些文化或偏方中,有生吃蝸牛(或蛙類)或將其入藥而造成感染,也有文獻報告感染的蝸牛掉入水井,其寄生的第三期幼蟲污染井水而造成飲用的人感染。

廣東住血線蟲感染症不會人傳人

臨床症狀

人類通常是在偶然的情況下感染,如僅食入少量寄生蟲,患者可能沒有症狀或症狀輕微而自行痊癒,如食如寄生蟲數量較多,將可危及生命。此蟲會侵入腦部、脊髓或神經根會造成各種神經學症狀,患者多半出現腦膜炎,以急性劇烈的頭痛最常見,其他症狀如發燒、噁心、嘔吐、頸部疼痛、僵硬,亦可侵犯眼球,可造成視力受損。

預防方法

  1. 不要生吃蝸牛、福壽螺或其他野生動物如青蛙。
  2. 處理蝸牛等特殊食材應戴手套並洗淨雙手 (砧板亦需清洗)。
  3. 烹調軟體及甲殼類動物(如蝸牛、蛞蝓、淡水明蝦及蟹)時,應煮沸3-5分鐘以上再食用。
  4. 使用自來水清洗蔬菜且清洗過程不添加鹽或醋,應儘量不生食蔬菜。
  5. 於流行地區避免生食蔬菜或肉類。
  6. 肉類冰凍於-15℃ 24小時以上可以殺死幼蟲。
  7. 教育小孩勿接觸蝸牛、螺類及蛞蝓等,因其可能感染幼蟲。
  8. 避免飼養蝸牛、青蛙、鼠類、蜥蜴等動物當作寵物。
  9. 戶外飲水要煮沸 2-3分鐘。
  10. 控制鼠類。

潛伏期

 在人類潛伏期大約1-3周,實際差異非常大,依據食入3齡幼蟲的量而異動。

感染劑量

目前對於引起人類疾病的寄生蟲數量尚不清楚

UpdateTime 2018/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