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主要內容區 ALT+C
EN
:::
回首頁
English
網站導覽
RSS
全站搜尋
關於CDC
署長簡介
副署長簡介
沿革與成果
組織與職掌
重大政策
法令規章
政府資料公開
衛生調查訓練班(FETP)
國家衛生指揮中心(NHCC)
與我聯繫
傳染病與防疫專題
傳染病介紹
傳染病防治工作手冊
傳染病病例定義及檢體送驗
傳染病核心教材
手部衛生專區
應變整備專區
醫療機構感染管制
實驗室生物安全
長期照護機構感染管制
抗生素抗藥性管理
預防接種
流感新冠疫苗及流感藥劑地圖
疫苗資訊
公費疫苗項目與接種時程
各類對象預防接種建議
疫苗簡介
預防接種單位及諮詢資訊
衛生專業人員工作指引
相關法規與委員會
預防接種受害救濟
抗蛇毒血清資訊
主動捐款疫苗基金
國際旅遊與健康
國際疫情及建議等級
旅遊醫學
檢疫業務
外國人健康管理
首頁
傳染病與防疫專題
傳染病介紹
第四類法定傳染病
新冠併發重症
COVID-19疫苗
COVID-19疫苗Q&A
6. 幼兒COVID-19疫苗接種
COVID-19疫苗
COVID-19疫苗
疫苗簡介
COVID-19疫苗接種計畫
114-115年度COVID-19疫苗接種計畫實施對象(公費對象)
流感新冠疫苗及流感藥劑地圖
公費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公費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公費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COVID-19 疫苗接種院所
COVID-19 疫苗接種院所
COVID-19 疫苗接種院所
臺北市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新北市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基隆市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宜蘭縣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連江縣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金門縣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桃園市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新竹市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新竹縣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苗栗縣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臺中市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彰化縣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南投縣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雲林縣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嘉義市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嘉義縣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臺南市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高雄市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屏東縣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澎湖縣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花蓮縣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臺東縣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自費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COVID-19 疫苗接種須知、接種評估及意願書
相關指引
相關指引
相關指引
疫苗接種對象與相關作業指引 (接種實務、核心教材)
COVID-19疫苗接種之臨床處置與建議
COVID-19疫苗Q&A
COVID-19疫苗Q&A
COVID-19疫苗Q&A
1. COVID-19疫苗原理
2. 接種時程與實務
3. 接種注意事項
4. 疫苗保護力及安全性
5. 孕婦及哺乳婦女
6. 幼兒COVID-19疫苗接種
7. 特定疾病對象接種參考
COVID-19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通報
預防接種受害救濟
COVID-19疫苗統計資料
教育訓練
教育訓練
教育訓練
clinical rounds研討會課程
疫情報導
宣導品
宣導品
宣導品
懶人包
影片
單張
6. 幼兒COVID-19疫苗接種
Facebook
Line
列印
取得短網址
回上一頁
( alt + ← 回上一頁)
取得短網址
全部展開
Q6.1 為什麼將滿6個月以上至未滿6歲幼兒納入COVID-19疫苗公費對象?
預防COVID-19有症狀感染與重症:COVID-19對幼兒的影響通常比成人輕,但仍然有少數會導致嚴重疾病,尤其是患有慢性疾病的幼兒,有些幼兒會需要住院或重症照護。考量國內幼兒仍有新冠併發重症本土病例發生(約占2.4%),爰將滿6個月以上至未滿6歲幼兒納入公費對象。
減少病毒的傳播:幼兒之間以及幼兒與成人間的家庭傳播很常見,接種疫苗可以降低傳播病毒的可能性。
防止其他併發症例如COVID-19急性感染後徵候群(Post COVID-19 Condition)或孩童多系統發炎症徵候群(MIS-C):即使罹患COVID-19康復後,也有可能出現長期併發症。COVID-19急性感染後徵候群是指COVID-19患者發病3個月後,可能會出現持續至少2個月的症狀,例如疲勞、呼吸短促、認知功能障礙等。關於幼兒COVID-19急性感染後徵候群的嚴重性和持續時間的證據有限,但與成人相比,幼兒症狀的嚴重程度可能較輕微,持續時間可能短些。另孩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是一種罕見的發炎性疾病,通常在感染COVID-19後2至6週發生,可能是輕微的,亦可能危及生命。若一旦需要住院,會有危及生命需要加護照顧的比例高達7成。
最後更新日期 2025/9/26
Q6.2 幼兒接種COVID-19疫苗安全嗎?
目前國內核准使用於滿6個月以上至未滿6歲幼兒之COVID-19疫苗為mRNA疫苗。依臨床試驗和上市後疫苗有效性研究顯示,是安全有效的。
幼兒在接種疫苗後可能會出現輕微的副作用,但這些副作用通常會在48小時內消退。
最後更新日期 2025/9/26
Q6.3 COVID-19疫苗能預防孩童多系統發炎症徵候群(MIS-C)嗎?
孩童多系統發炎症徵候群(MIS-C)是一種與COVID-19相關的罕見疾病,會引起心臟、肺、腎臟、大腦、皮膚和眼睛的發炎症狀,可能會很嚴重而需要住院治療。目前導致MIS-C的原因尚未完成明瞭,但可能與SARS-CoV-2感染有關。依據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的統計,MIS-C的發生率約為每百萬個COVID-19確診個案中有300例,通常在感染後2至6週發生。
預防MIS-C最有效方式就是接種COVID-19疫苗,因疫苗可降低感染SARS-CoV-2發生風險,而 SARS-CoV-2是誘發此疾病的原因。
最後更新日期 2025/9/26
Q6.4 COVID-19疫苗會對幼兒造成永久性傷害/長期副作用嗎?
疫苗出現罕見副作用的風險很小,疾病本身相關的風險要大得多,因此接種疫苗的好處大於風險。只要經醫師確認沒有接種禁忌症(已知對疫苗成分過敏或過去接種曾發生嚴重不良反應),就可以接種。
目前已核准mRNA疫苗雖與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罕見副作用的風險有關,但感染COVID-19存在更大的風險引發心肌炎、心包膜炎或更嚴重的孩童多系統發炎症徵候群(MIS-C)。
但需提醒接種疫苗後28天內若發生疑似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的症狀,例如:胸痛、胸口壓迫感或不適症狀、心悸(心跳不規則、跳拍或“顫動”)、暈厥(昏厥)、呼吸急促、運動耐受不良(例如走幾步路就會很喘、沒有力氣爬樓梯)等,務必立即就醫,並告知疫苗接種史,同時臨床醫師需鑑別診斷是否為SARS-CoV-2感染或其他病毒感染或其他病因引起之心肌炎或心包膜炎。
最後更新日期 2025/9/26
Q6.5 有潛在健康問題的兒童,可以接種COVID-19疫苗?
COVID-19疫苗接種的禁忌症包括對疫苗成分有嚴重過敏反應史,或先前接種COVID-19疫苗劑次曾發生嚴重過敏反應者。由於患有高風險慢性疾病的幼兒因其疾病狀況可能會增加罹患重病的風險,建議符合公費接種資格者儘快接種COVID-19疫苗。
最後更新日期 2025/9/26
Q6.6 正在服用其他藥物的幼兒,是否可以接種COVID-19疫苗?
大多數情況下,正在接受藥物治療的幼兒和成人應在接種疫苗前後繼續進行常規治療,不應在接種疫苗(包括COVID-19疫苗)之前或之後停止服藥。但在以下幾種情況下,可能會建議延遲接種疫苗或延遲特定藥物治療:
如果注射部位出血或瘀傷的風險很高,可能會建議服用抗凝血劑者延遲接種疫苗。大多數服用穩定劑量抗凝血劑者,可以在病況穩定的情況下接種疫苗。
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包括化療)者感染COVID-19後嚴重度較高,因此接種COVID-19疫苗是很重要的。這類患者治療週期中可能有一個時間點,預計會對疫苗產生更好的免疫反應。或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暫停一劑免疫抑制劑,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對疫苗的免疫反應,故應與醫生討論接種疫苗的最佳時機。
最後更新日期 2025/9/26
Q6.7 幼兒感染COVID-19後,是否仍應接種COVID-19疫苗?
是的,雖感染COVID-19後人體會產生有助於預防SARS-CoV-2感染的抗體,稱為自然免疫,但自然免疫可持續時間尚不清楚,故已痊癒後,建議自發病日起或確診日(無症狀感染者)起12週(84天)且無急性症狀後,接種COVID-19疫苗。
最後更新日期 2025/9/26
Q6.8 幼兒接種COVID-19疫苗後,是否應避免任何活動?
幼兒接種COVID-19疫苗後,如沒有特殊身體不舒服,可以繼續進行所有日常活動,但若感覺不適(例如發燒或疲倦),建議休息並視需要就醫診治
最後更新日期 2025/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