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主要內容區 ALT+C
EN
:::
回首頁
English
網站導覽
RSS
全站搜尋
關於CDC
署長簡介
副署長簡介
沿革與成果
組織與職掌
重大政策
法令規章
政府資料公開
衛生調查訓練班(FETP)
國家衛生指揮中心(NHCC)
與我聯繫
傳染病與防疫專題
傳染病介紹
傳染病防治工作手冊
傳染病病例定義及檢體送驗
傳染病核心教材
手部衛生專區
應變整備專區
醫療機構感染管制
實驗室生物安全
長期照護機構感染管制
抗生素抗藥性管理
預防接種
流感防治一網通
疫苗資訊
公費疫苗項目與接種時程
各類對象預防接種建議
疫苗簡介
預防接種單位及諮詢資訊
衛生專業人員工作指引
相關法規與委員會
預防接種受害救濟
抗蛇毒血清資訊
國際旅遊與健康
國際疫情及建議等級
旅遊醫學
檢疫業務
外國人健康管理
首頁
傳染病與防疫專題
傳染病介紹
第四類法定傳染病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
COVID-19疫苗
COVID-19疫苗Q&A
7. COVID-19疫苗學生校園接種作業問答輯
COVID-19疫苗
COVID-19疫苗
疫苗簡介
公費疫苗接種對象
COVID-19疫苗接種計畫
COVID-19防治一網通 (疫苗地圖)
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COVID-19 疫苗接種院所地圖
COVID-19 疫苗接種院所
COVID-19 疫苗接種院所
COVID-19 疫苗接種院所
各縣市院外隨到隨打/接種站COVID-19疫苗接種地點
臺北市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新北市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基隆市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宜蘭縣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連江縣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金門縣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桃園市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新竹市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新竹縣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苗栗縣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臺中市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彰化縣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南投縣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雲林縣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嘉義市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嘉義縣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臺南市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高雄市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屏東縣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澎湖縣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花蓮縣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臺東縣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COVID-19疫苗校園接種作業
COVID-19 疫苗接種須知、接種評估及意願書
相關指引
相關指引
相關指引
疫苗接種對象與相關作業指引 (接種實務、核心教材)
合約醫療院所執行COVID-19疫苗接種作業注意事項
社區接種站執行COVID-19疫苗接種事項
COVID-19疫苗接種之臨床處置與建議
COVID-19疫苗Q&A
COVID-19疫苗Q&A
COVID-19疫苗Q&A
1. 疫苗原理
2. 接種期程與注意事項
3. 接種行政實務
4. 疫苗保護力
5. 疫苗安全
6. 疫苗與其他防疫/檢疫措施
7. COVID-19疫苗學生校園接種作業問答輯
8. 孕婦及哺乳婦女
9. 特定疾病對象接種參考
10. 兒童COVID-19疫苗接種
11. 次世代疫苗接種
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簽發平台
Taiwan V-Watch COVID-19疫苗接種-健康回報
COVID-19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通報
預防接種受害救濟
COVID-19疫苗統計資料
教育訓練
教育訓練
教育訓練
核心教材
clinical rounds研討會課程
疫情報導
宣導品
宣導品
宣導品
懶人包
影片
單張
7. COVID-19疫苗學生校園接種作業問答輯
Facebook
Line
列印
取得短網址
回上一頁
( alt + ← 回上一頁)
取得短網址
×
全部展開
Q1. COVID-19疫苗校園接種作業實施對象包含之學生以及認定方式為何?
校園接種作業實施對象:我國國小滿6歲學生 、國中、高中 、五專一至三年級、 特教學校、實驗教育、中正預校、大學附設七年一貫制、少年矯正學校及輔育院 、境外臺校、外僑學校學生 以及自學學生 。
包含下列對象:
註冊為我國國小學生 (含境外臺校 、外僑學校但不含補校 ),年齡滿 6歲之學生。
註冊為我國國中學生 、中正預校、大學附設七年一貫制 (含境外臺校 、外僑學校 ,但不含補校 )。
註冊為我國高中 、 五專 1-3年級 學生 (含進修部學生與境外臺校 、外僑學校 )。
少年矯正學校及 少年觀護所 學生,以及屬「中途學校 -在園教育」性質之兒童及少年安置(教養)機構學生。
依據 107年 1月 31日公布「高級中等以下教育階段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所稱之自學學生。
最後更新日期 2022/4/22
Q2. COVID-19疫苗校園接種作業實施對象之自學學生及其認定方式為何?
自學學生具學籍者參照學生集中接種模式,由學校通知接種事宜 。
如無法到校接種及未具學籍者參照學生未能於校園集中接種模式,請家長(監護人或關係人)陪同學生/青少年至地方政府衛生局指定之合約醫療院所完成疫苗接種。
最後更新日期 2022/4/22
Q3. 兒童及少年安置及教養機構(如兒童之家、少年之家、中途之家、教養院、育幼院、懷幼院、陽光家園、兒少家園、少年家園、慈幼之家、 少年教養所等)之受照顧者及其工作人員是否為公費 COVID-19疫苗接種計畫實施對象中機構對象?
兒童及少年安置及教養機構 之工作人員及 18歲以上受照顧者已列為COVID-19疫苗第五類對象 。
現階段滿6歲至 17歲 (含 )學生 之校園接種作業以 「中途學校 -在園教育」性質之兒童及少年安置(教養)機構學生 為實施對象,其餘未列入者, 得以註冊為我國國小、國中、高中、五專 1至 3年級學生身分認定符合該計畫學生實施校園接種作業對象。
最後更新日期 2022/4/22
Q4. 外僑學校之國小至國高中學生,是否為 COVID-19疫苗接種計畫對象?
是的,
註冊為國小 (滿 6歲 )至國高中學生皆為 COVID-19疫苗接種計畫對象,主要原因為學生 是 COVID-19高傳播族群,透過學校集中施打可達到較高群體免疫效果,並間接保護老人、幼兒等高風險族群。因此,外僑學校學生,當然亦為接種對象;地方政府應通知轄區外僑學校疫苗施打相關事宜,對於願意配合預防接種之外僑學校,亦應協助辦理 COVID-19疫苗施打作業。
最後更新日期 2022/4/22
Q5. 境外臺校學生及其認定方式為何 應該去哪裡接種公費 COVID-19疫苗?
境外臺校學生於計畫執行期間,請家長(監護人或關係人)陪同學生/青少年至地方政府衛生局指定之合約醫療院所完成疫苗接種。
最後更新日期 2022/4/22
Q6. 具本國籍但不具本國學籍滿6歲至17歲 (含 )以下之兒童及青少年的接種作業為何?
請家長(監護人或關係人)陪同學生/青少年至地方政府衛生局指定之合約醫療院所完成疫苗接種。
最後更新日期 2022/4/22
Q7. 具本國籍且於境外就讀之學生是否均為 校園 公費 COVID-19疫苗實施 對象(如就讀境外國際學校)?
比照本國學籍滿6歲至17歲(含)以下不具本國學籍之青少年,請家長(監護人或關係人)陪同學生/青少年至地方政府衛生局指定之合約醫療院所完成疫苗接種。
最後更新日期 2022/4/22
Q8. 是否強制接種 COVID-19疫苗?
不是
,學生接種 COVID-19疫苗,是採自願且需經 家長 (監護人 /關係人 )同意方式辦理。只有 家長 (監護人 /關係人 )在「 COVID-19疫苗接種通知說明及意願書」上簽選同意且簽名之學生,才予以施打疫苗,未經 家長 (監護人 /關係人 )同意者不予接種。
最後更新日期 2021/9/16
Q9. COVID-19疫苗接種作業, 家長 (監護人 /關係人 )是否只要簽一次意願書
COVID-19疫苗需接種兩劑,兩劑接種作業皆需請家長 (監護人 /關係人)同意並簽署意願書。同意並簽署意願書。
最後更新日期 2021/9/16
Q10. 我現在 17歲就讀五專 4年級,是否可在校園集中接種作業時接種 COVID-19疫苗 ?
五專校內17歲(含)以下專四及專五學生,請家長(監護人或關係人)陪同學生/青少年至地方政府衛生局指定之合約醫療院所完成疫苗接種;如因特殊原因,可與五專一至三年級學生一併安排校園集中接種作業。
最後更新日期 2022/4/22
Q11. 我現在 16歲,但跳級上國內大學了,是否可以列在接種對象 ?
本階段考量校園接種對象之集體接種作業,跳級至大學就讀者,請家長(監護人或關係人)陪同學生/青少年至地方政府衛生局指定之合約醫療院所完成疫苗接種 。
最後更新日期 2022/4/22
Q12. 我是國內(國小、國中、高中、高職及五專一至三年級學生、少年矯正學校及少年觀護所…等學生)學生但超過 18歲可以列在本次校園接種作業的實施對象嗎 ?
可以 。
註冊為我國國小(滿6歲)至國高中 /職及五專一至三年級學生皆為 COVID-19疫苗接種計畫對象,主要原因為學 生是 COVID-19高傳播族群,透過學校集中施打可達到較高群體免疫效果,因此雖超過 18歲,亦為接種對象。
最後更新日期 2022/4/25
Q13. 在學校接種 COVID-19疫苗,需要付費及攜帶證件嗎?
無需付費 。請攜帶健保卡 ,接種第二劑疫苗時請攜帶「 COVID-19疫苗接種紀錄卡」。
最後更新日期 2022/4/22
Q14. 學校集中施打無法獲知學生疾病史,接種疫苗是否安全?
校園集中接種作業係由衛生所或合約院所等專業醫療團隊入校提供接種服務,且在疫苗接種前必須先經醫師的詳細評估診察,以確認個案身體健康狀況,以及是否有疫苗使用禁忌症等,再決定可否接種,安全性與自行前往醫療院所接種相同。
最後更新日期 2022/4/22
Q15. COVID-19疫苗可與同樣是以校園集中接種的流感疫苗或HPV疫苗同時接種嗎?
可以。本疫苗與其他疫苗可同時分開不同手臂接種,亦可間隔任何時間接種,以利接種後反應之判別
。
最後更新日期 2022/4/22
Q16. 如學生家長 (監護人 /關係人 )同意,但接種當日學生不願意或無法於學 校安排接種日施打 ,可否再接種?收費方式為何
可以。
具接種意願但無法於指定日接種之學生,學校提供接種通知單
,請家長(監護人或關係人)陪同學生/青少年至地方政府衛生局指定之合約醫療院所,免費接種COVID-19疫苗。完成接種後將通知單回條提供學校進行記錄,以掌握學生接種情形
最後更新日期 2022/4/22
Q17. 學生 家長 (監護人 /關係人 )原來不同意小孩接種 COVID-19疫苗,但後 來願意接種了,該如何處理?
若學校已完成集體接種作業,請家長(監護人或關係人)陪同學生/青少年至地方政府衛生局指定之合約醫療院所完成疫苗接種。若學校尚未完成集體接種,請家長(監護人/關係人)向學校校護或導師提出「COVID-19疫苗接種通知說明及意願書」修改,即可於學校集體接種時完成接種。
最後更新日期 2022/4/22
Q18. 接種單位如何確認完成學童之接種作業?
接種當日,校方班級導師 /帶隊老師將「 COVID-19疫苗學生接種評估暨意願書 」分發予接種學生,以供接種單位比對,接種時,協助再確認學生身分。接種單位於學生接種後,依次回收學生之「 COVID-19疫苗學生接種評估暨意願書 」,以作為接種作業完成的確認證明。
最後更新日期 2022/4/22
Q19. 簽署學生之COVID-19疫苗 接種意願書的家長欄位填寫對象為何 ?
家長欄位對象以學生之法定代理人為原則,法定代理人若無法簽署,由監護人填寫,監護人若無法簽署則由關係人填寫,並註明關係人之身分。
最後更新日期 2022/4/22
Q20. 學生之COVID-19疫苗接種意願書為何家長(監護人 /關係人 )要填寫身分證字號 ?
COVID-19疫苗為國內緊急授權使用之產品,目前 COVID-19疫苗接種意願書,具有立意願書人欄位並應填寫身分證字號或居留證號或護照號碼,針對學生之接種意願書,立意願書人改為家長 (監護人 /關係人 ),並比照一般COVID-19疫苗接種意願書之所需資訊要求。
最後更新日期 2022/4/22
Q21.有心臟病史,接種mRNA COVID-19疫苗會增加心肌炎/心包膜炎的風險嗎?
mRNA COVID-19疫苗可以使用在大多數慢性心血管疾病史之患者,包括冠狀動脈疾病、心肌梗塞、穩定性心臟衰竭、心律不整、風濕性心臟病、川崎氏症、大多數先天性心臟病、和植入式心臟裝置者。對於這些病患,接種mRNA 疫苗不建議採取額外特別的措施。而目前沒有資料顯示有心血管疾病史者接種mRNA 疫苗後發生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的風險高於㇐般人群
目前仍無證據證實具這些病史的患者,接種COVID-19 mRNA 疫苗後,發生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的風險會增加,但接種前仍需謹慎評估。這些患者接種疫苗時,應被詳細告知接種疫苗後要注意的症狀,必要時安排在接種疫苗後幾天回診,以篩檢相關的症狀或病徵。對於評估當下心臟仍在發炎者,建議暫緩接種mRNA 疫苗,或考慮使用其他疫苗(如病毒載體疫苗、蛋白質次單元疫苗)。
最後更新日期 2022/4/22
Q22.哪些人接種mRNA COVID-19疫苗前應先諮詢心臟科醫師?
有以下疾病史的人接種mRNA COVID-19疫苗前應先諮詢心臟科醫師,以了解接種的最佳時間以及是否建議採取任何其他預防措施:
1.發炎性心臟疾病,例如心肌炎、心包膜炎、心內膜炎
2.急性風濕熱
3.12-29歲擴張型心肌病變患者
4.複雜或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包括單一心室(Fontan)循環
5.急性失代償性心臟衰竭
6.心臟移植患者
最後更新日期 2022/4/22
Q23.接種mRNA COVID-19疫苗前後要注意哪些事?
接種疫苗後28天內注意是否出現以下症狀:胸痛、胸口壓迫感或不適症狀、心悸、暈厥、呼吸急促、運動耐受不良(例如走幾步路就會很喘、沒有力氣爬樓梯)等,尤其是接種疫苗後一週內,若出現上述任一症狀時應立即就醫。
接種疫苗如果沒有上述症狀,可以繼續進行日常活動,不需要刻意避免劇烈運動。本身有潛在心臟功能障礙的人,若在疫苗接種後出現新的症狀、或原有症狀惡化,應立即就醫。
最後更新日期 2022/4/22
Q24.接種第㇐劑 mRNA COVID-19 疫苗後發生心肌炎/心包膜炎的人,可以接種第二劑嗎?
首先此類病患應轉介給心臟科醫師做進㇐步評估和診療,找尋COVID-19 疫苗接種以外造成心肌炎/心包膜炎的可能原因;並進行後續的追蹤。
接種 mRNA COVID-19 疫苗後發生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的患者,若已排除其他原因、疑似心肌炎/心包膜炎與疫苗相關,建議可與醫師充分討論下,於心肌炎/心包膜炎病況改善後,衡量SARS-CoV-2 罹病風險仍在,為減少COVID-19 疾病或重症風險之利益權衡下,考慮以其他平台之疫苗(如病毒載體疫苗、蛋白質次單元疫苗)進行第二劑的接種。要注意的是,BNT 疫苗及Moderna 疫苗皆是mRNA COVID-19 疫苗,因此不建議在任㇐ mRNA COVID-19 疫苗接種後發生心肌炎/心包膜炎的患者,第二劑以另㇐種廠牌的mRNA COVID-19 疫苗接種。唯現今尚欠缺完整資訊明白此類個案,第二劑接種其它疫苗平台COVID-19 疫苗後之相關風險。
最後更新日期 2022/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