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特定疾病對象接種參考


感謝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製作有關「COVID-19疫苗相關知識及問與答」,分享COVID-19疫苗及疫苗接種相關衛教資訊。

資料來源:臺灣家庭醫學醫學會
[連結路徑:COVID-19 家庭醫師防疫專區https://www.tafm.org.tw/ehc-tafm/s/w/news_news/article/15797eb1490c4804a6166eab402b8928/ COVID-19疫苗 相關知識及問與答(https://www.tafm.org.tw/ehc-tafm/s/w/article/84c0ec7f9cbd4117bf4b3c6feb21cf69 )]
最後更新日期 2021/11/22
  • Q9.2.1 哪些高風險慢性病人不能接種COVID-19疫苗?
高風險慢性病人接種COVID-19疫苗的禁忌症與一般人相同,如:已知對疫苗的成份有過敏者;過去注射曾經發生嚴重不良反應者,均不適合接種。另外,需要特別注意當發燒或正患有急性中重度疾病者,則應等病情穩定後再接種。
 
  • Q9.2.2 高風險慢性病人接種COVID-19疫苗安全嗎?會有甚麼副作用?
高風險慢性病人接種COVID-19疫苗,其安全性及副作用狀況與一般人一樣。
 
  • Q9.2.3 免疫功能低下病人可否接種COVID-19疫苗?
目前尚無免疫低下者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療者的數據。免疫功能低下者,包括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的人,對疫苗的免疫反應可能減弱。建議與醫師討論相關疾病風險及疫苗接種效益後,評估是否接種。
 
  • Q9.2.4 癌症病人可否接種COVID-19疫苗?
可以。罹患癌症的病人會增加感染COVID-19且導致嚴重疾病的風險,建議應需接種疫苗。
 
  • Q9.2.5 乳癌等患者使用荷爾蒙治療,需要停藥再去施打COVID-19疫苗嗎?
不需停藥。對於注射後發生非常罕見的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的作用機轉是免疫系統產生抗體,導致血小板低下,接種疫苗與荷爾蒙治療不會交互影響。
 
  • Q9.2.6 對於行動不便或臥病在床的長者或高風險慢性病人,如何施打疫苗?
針對行動不便或長期臥床等比較需要特別服務的民眾,各縣市有提供免費預約疫苗計程車或復康巴士安排接送,以及或提供到宅施打疫苗等服務。民眾若有相關需求,請洽詢居住所在地縣市之區公所或衛生局疫苗接種相關服務單位。
 
最後更新日期 2021/11/22
  • Q9.3.1 腦中風患者可以接種COVID-19疫苗?
可以。腦中風患者多合併共病症 (如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且年紀較大,如感染COVID-19,較一般人容易併發重症,並可能使原本慢性疾病惡化,且增加死亡率。而接種COVID-19疫苗是預防COVID-19的最有效方式。
 
  • Q9.3.2 哪一種COVID-19疫苗比較適合腦中風患者接種?
目前核准使用的COVID-19疫苗,均經過衛生主管機關審查其效果與安全性符合標準,可以有效預防COVID-19有症狀感染、重症或死亡。建議可與醫師討論接種疫苗之效益與風險後評估接種。
 
  • Q9.3.3 有腦血管栓塞病史患者,可否施打COVID-19疫苗?
可以。接種COVID-19疫苗後產生的罕見血栓併血小板症候群,目前研究顯示是體內免疫反應產生特殊抗體,而引起血栓,與多數腦中風栓塞的血管病變的機轉不同。此外,施打疫苗可降低感染COVID-19本身引起之血栓風險,並減少重症比例及死亡率,因此有腦血管栓塞病史的病人仍可接種疫苗。如若過去的腦血管栓塞疾病是屬於腦部靜脈栓塞或與特殊免疫或血液疾病相關,建議與醫師討論後評估是否接種。
 
  • Q9.3.4發生腦中風之後多久才可施打COVID-19疫苗?
患者在剛發生腦中風之急性期,可能會出現中風症狀惡化、再次中風、心臟血管、感染等相關併發症,因此建議經醫師評估身體狀況穩定後再接種。
 
  • Q9.3.5腦中風患者施打COVID-19疫苗前,需要停用或調整抗血栓藥/抗凝血藥嗎?
由於COVID-19疫苗接種為肌肉內注射,抗血小板藥物及抗凝血藥物可能因藥物影響凝血功能而造成較高機會之肌肉內血腫,但由於施打疫苗之好處仍高於肌肉內出血或血腫之壞處,因此,使用此類藥物並非施打疫苗的禁忌症。若為服用抗血小板藥物,建議無需特別停藥;若為服用抗凝血劑,建議與醫師討論是否需調整用藥。
  • Q9.3.6腦中風患者施打COVID-19疫苗後,需要特別注意什麼嗎?
接種疫苗後應注意事項跟一般人相同。若有使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血藥物或凝血功能異常者施打後於注射部位加壓至少 2 分鐘,並觀察是否仍有出血或血腫情形。

※參考資料來源:台灣腦中風學會(https://www.stroke.org.tw/GoWeb2/include/index.php?Page=2%20&news02=119764756760c01d76b1449)
最後更新日期 2021/11/22
  • Q9.4.1 為何建議透析患者接種COVID-19疫苗?
由於析患者患者因醫療需求必須頻繁出入醫療機構且多合併多重共病症(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本身免疫功能差,得到新冠肺炎的風險是一般人的5~20倍。如感染COVID-19,較一般人容易併發重症,死亡率亦高於一般人10倍。而接種COVID-19疫苗是預防COVID-19的最有效方式。
 
  • Q9.4.2 透析患者適合施打哪一種COVID-19疫苗?
前核准使用的COVID-19疫苗,均經過衛生主管機關審查其效果與安全性符合標準,可以有效預防COVID-19有症狀感染、重症或死亡。
 
  • Q9.4.3透析患者接種COVID-19疫苗後的副作用會比較嚴重嗎?
施打後的免疫反應副作用跟一般人相同。目前沒有證據顯示透析患者接種後有較高特定的嚴重副作用。
 
  • Q9.4.4透析患者施打COVID-19疫苗前、後需要吃退燒消炎藥嗎?
施打前,不建議預防性使用退燒止痛藥;施打後,48小時內可能發燒或肌肉痛,建議可於接種時諮詢醫師,評估使用退燒止痛藥緩解不適。
 
  • Q9.4.5透析患者施打COVID-19疫苗之後要多喝水嗎?
由於透析患者大多無尿,需要限水,因此並不需要多喝水。
  • Q9.4.6聽說施打腺病毒載體類型(AZ、Janssen)之COVID-19疫苗會造成血栓,透析患者可以施打嗎?
可以。施打腺病毒載體類型疫苗,引起血栓發生的機率為10萬分之一。如過去曾發生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或肝素引起之血小板低下症者,則應避免接種,並經醫師評估接種其他類型疫苗。

※參考資料來源:台灣腎臟醫學會(https://www.tsn.org.tw/UI/G/G00101.aspx?gid=G8D9359EF9105E26)
最後更新日期 2021/11/22
  • Q9.5.1 巴金森氏症患者可以接種COVID-19疫苗?
可以。對於巴金森氏症患者如感染COVID-19,較一般人容易併發重症,並可能使原本慢性疾病惡化,且增加死亡率。而接種COVID-19疫苗是預防COVID-19的最有效方式。
 
  • Q9.5.2 巴金森氏症患者應該在哪支手臂上接種COVID-19疫苗?
由於接種後注射部位可能會有疼痛、紅腫等反應,因此建議將疫苗接種於動作較差的那一側手臂,避免影響肢體活動。
 
  • Q9.5.3 巴金森氏症患者接種COVID-19疫苗當天需停用藥物嗎?
不需停藥。根據目前醫學文獻顯示,施打COVID-19疫苗並不會因服用治療巴金森氏症藥物,而有互相干擾藥物作用現象。
 
  • Q9.5.4 巴金森氏症患者接種COVID-19疫苗會有哪些副作用?
施打後的免疫反應副作用跟一般人相同。疫苗接種後可能發生的反應大多為接種部位疼痛、紅腫,通常於數天內消失,其他可能反應包含疲倦、頭痛、肌肉痠痛、體溫升高、畏寒、關節痛及噁心,通常輕微並於數天內消失。接種疫苗後可能有發燒反應 (≥38℃ ),一般約48小時可緩解,如有持續發燒超過48小時、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暈、心跳加速、全身紅疹等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釐清病因,並告知醫師曾接種疫苗,以做為診斷之參考,同時請醫師通報疫苗不良事件通報系統(VAERS)或當地衛生局。
 
  • Q9.5.5兩天前我接種了COVID-19疫苗,現在我的顫抖更嚴重,跟疫苗有關嗎?
目前還沒有關於施打疫苗後會如何影響巴金森氏症症狀的大量醫學數據。由於疫苗接種後可能會引起疲勞、疼痛甚至發燒等的短期副作用,對於部分患者來說,巴金森氏症的症狀在短期內可能會變得更明顯,但這並非表示患者的巴金森氏症在接種疫苗後有顯著惡化。一般在接種後幾天內,預期肢體活動能夠恢復到接種以前的基準。

※參考資料來源:社團法人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http://www.pdcare.org.tw/medical/article?idx=309)
最後更新日期 2021/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