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主要內容區 ALT+C
EN
:::
回首頁
English
網站導覽
RSS
全站搜尋
關於CDC
署長簡介
副署長簡介
沿革與成果
組織與職掌
重大政策
法令規章
政府資料公開
衛生調查訓練班(FETP)
國家衛生指揮中心(NHCC)
與我聯繫
傳染病與防疫專題
傳染病介紹
傳染病防治工作手冊
傳染病病例定義及檢體送驗
傳染病核心教材
手部衛生專區
應變整備專區
醫療機構感染管制
實驗室生物安全
長期照護機構感染管制
抗生素抗藥性管理
預防接種
流感防治一網通
疫苗資訊
公費疫苗項目與接種時程
各類對象預防接種建議
疫苗簡介
預防接種單位及諮詢資訊
衛生專業人員工作指引
相關法規與委員會
預防接種受害救濟
抗蛇毒血清資訊
國際旅遊與健康
國際疫情及建議等級
旅遊醫學
檢疫業務
外國人健康管理
首頁
傳染病與防疫專題
傳染病介紹
第四類法定傳染病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
COVID-19疫苗
COVID-19疫苗Q&A
2. 接種期程與注意事項
COVID-19疫苗
COVID-19疫苗
疫苗簡介
公費疫苗接種對象
COVID-19疫苗接種計畫
COVID-19防治一網通 (疫苗地圖)
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COVID-19 疫苗接種院所地圖
COVID-19 疫苗接種院所
COVID-19 疫苗接種院所
COVID-19 疫苗接種院所
各縣市院外隨到隨打/接種站COVID-19疫苗接種地點
臺北市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新北市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基隆市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宜蘭縣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連江縣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金門縣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桃園市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新竹市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新竹縣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苗栗縣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臺中市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彰化縣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南投縣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雲林縣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嘉義市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嘉義縣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臺南市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高雄市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屏東縣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澎湖縣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花蓮縣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臺東縣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COVID-19疫苗校園接種作業
COVID-19 疫苗接種須知、接種評估及意願書
相關指引
相關指引
相關指引
疫苗接種對象與相關作業指引 (接種實務、核心教材)
合約醫療院所執行COVID-19疫苗接種作業注意事項
社區接種站執行COVID-19疫苗接種事項
COVID-19疫苗接種之臨床處置與建議
COVID-19疫苗Q&A
COVID-19疫苗Q&A
COVID-19疫苗Q&A
1. 疫苗原理
2. 接種期程與注意事項
3. 接種行政實務
4. 疫苗保護力
5. 疫苗安全
6. 疫苗與其他防疫/檢疫措施
7. COVID-19疫苗學生校園接種作業問答輯
8. 孕婦及哺乳婦女
9. 特定疾病對象接種參考
10. 兒童COVID-19疫苗接種
11. 次世代疫苗接種
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簽發平台
Taiwan V-Watch COVID-19疫苗接種-健康回報
COVID-19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通報
預防接種受害救濟
COVID-19疫苗統計資料
教育訓練
教育訓練
教育訓練
核心教材
clinical rounds研討會課程
疫情報導
宣導品
宣導品
宣導品
懶人包
影片
單張
2. 接種期程與注意事項
Facebook
Line
列印
取得短網址
回上一頁
( alt + ← 回上一頁)
取得短網址
×
全部展開
Q2.1. COVID-19疫苗該接種幾劑?
目前通過美國、英國、歐盟、或世界衛生組織等緊急使用授權的COVID-19疫苗,大多數以接種兩劑為原則。但Johnson & Johnson (Ad26.COV2.S)腺病毒載體疫苗,僅需接種一劑。
最後更新日期 2022/5/3
Q2.2 可以選擇疫苗的廠牌嗎?
COVID-19疫苗之接種推行與實施對象,指揮中心會依疫苗到貨情形安排符合接種條件的對象依序施打,若您接種疫苗後曾發生嚴重不良反應或對提供的疫苗廠牌有疑慮,可諮詢醫師評估,決定適宜接種廠牌與時程。
最後更新日期 2022/5/2
Q2.3 COVID-19疫苗需要以同廠牌完成接種嗎?是否可交替廠牌?
原則上不建議交替使用。
民眾如有意願且符合該項COVID-19疫苗適應症最小年齡,經醫師評估後,可以選擇不同廠牌COVID-19疫苗完成基礎劑。目前開放交替接種之疫苗及間隔如下:
第1劑接種AstraZeneca COVID-19 疫苗者,第2劑可以mRNA(如Moderna或BioNTech)或蛋白質次單元(如高端)疫苗完成接種。兩劑接種間隔至少8週。
第1劑接種蛋白質次單元COVID-19疫苗者,第2劑可以mRNA COVID-19疫苗完成。兩劑接種間隔至少4週。
第1劑接種mRNA疫苗者,第2劑可以另一廠牌mRNA疫苗、蛋白質次單元COVID-19疫苗或AstraZeneca COVID-19疫苗接種。兩劑接種間隔至少4週。
追加劑:
基礎劑接種AstraZeneca疫苗者,追加劑可選擇接種mRNA或蛋白質次單元疫苗。
基礎劑接種mRNA疫苗或蛋白質次單元疫苗,追加劑可選擇接種 Moderna疫苗半劑量(50微克)、全劑量BioNTech、蛋白質次單元(如高端)或AstraZeneca 疫苗。
民眾接種COVID-19疫苗後,如出現症狀經醫師評估懷疑與疫苗施打有關,建議可以其他不同技術產製的COVID-19疫苗完成接種。接種前請與專科醫師充分討論及評估風險。
最後更新日期 2022/5/3
Q2.4 接種COVID-19疫苗與其他非COVID-19疫苗要間隔多久?
COVID-19疫苗可與其他疫苗可同時分開不同手臂接種,亦可間隔任何時間接種,以利接種後反應之判別。
最後更新日期 2022/5/2
Q2.5 COVID-19疫苗適合接種在哪一個年齡層?
目前經我國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核准於國內緊急使用之各廠牌COVID-19疫苗適用年齡,高端(Medigen)是滿20歲以上,AstraZeneca (AZ1222)的是滿18歲以上,Pfizer-BioNTech疫苗是滿6個月以上(具有幼兒劑型、兒童劑型及成人劑型), Moderna (mRNA-1273)疫苗是滿6個月以上(具有0.2 mg/mL劑型及0.1 mg/mL劑型)。
最後更新日期 2022/10/13
Q2.6 什麼時候輪到我接種?
在COVID-19疫苗接種計畫實施初期,疫苗的供應量受到限制,故需擬定優先接種對象並依序施行。考量目前國內COVID-19疫情屬低社區傳播風險,為維持醫療量能、防疫量能、維持社會運作、維護長者及高危險群健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依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建議,擬定10大類對象為接種對象。對象及優先順序為:
醫事人員
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
高接觸風險第一線工作人員
因特殊情形必要出國者
維持機構及社福照護系統運作
75歲以上長者(具原住民身分者為65歲以上)
維持國家安全及社會機能正常運作者
65歲以上長者
可能增加感染及疾病嚴重風險之疾病風險族群
50–64歲成人
指揮中心將視疫情及疫苗供應現況,滾動檢討COVID-19疫苗接種對象。
最後更新日期 2022/7/11
Q2.7 如果我不是COVID-19疫苗計畫中的接種對象、或尚未安排到接種COVID-19疫苗,我要怎麼保護自己?
建議您遵守防疫新生活原則,勤洗手、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以降低感染風險。
最後更新日期 2021/3/20
Q2.8 若我曾感染過COVID-19,我仍要接種COVID-19疫苗嗎?
無論之前為有症狀或無症狀的SARS-CoV-2感染史,都應依各廠牌應接種劑次完成COVID-19疫苗接種
依據現有有限資料顯示,延長SARS-CoV-2感染後接種COVID-19疫苗之間隔,可增加接種疫苗後誘發之免疫保護力,且感染後短期間重複感染機率較低,爰建議確診者可自發病日或確診日(無症狀感染者)起3個月(84天)且無急性症狀後,接種 COVID-19 疫苗。
確診者若已無急性症狀且符合解隔條件,如符合下列情形,可經醫師評估適宜接種後,無須間隔3個月即可接種尚未完成之COVID-19疫苗劑次:
因工作需求、工作性質等原因導致感染風險可能增加。
免疫力/免疫功能低下導致感染風險增加。
因應入境其他國家時疫苗接種紀錄查核之需。
最後更新日期 2023/2/24
Q2.9 我對雞蛋或牛奶過敏,可以接種COVID-19疫苗嗎?
目前COVID-19疫苗並未含雞蛋或牛奶的成份,故對雞蛋或牛奶過敏者,並非COVID-19疫苗接種禁忌症。接種COVID-19疫苗前,皆須先經醫師評估身體狀況,若為過敏體質,應於施打前告知醫師,由醫師評估是否施打疫苗。
最後更新日期 2021/3/20
Q2.10. 我有過敏體質,可以接種COVID-19疫苗嗎?
接種COVID-19疫苗前,皆需先經醫師評估身體狀況,若為過敏體質,應於接種前告知醫師,由醫師評估是否接種疫苗。
最後更新日期 2022/5/3
Q2.11. 如果我在建議接種第二劑疫苗的時間未接種到疫苗怎麼辦?
為達到臨床試驗中所證實的疫苗效力,COVID-19疫苗應該依據建議的時程完成接種。若兩劑COVID-19疫苗接種間隔超過了建議的時程,請儘速施打第二劑疫苗,但不需要重新施打第一劑疫苗。
另外,在疫苗供應量不足的情形下,第二劑有可能會較預定期程延後施打。在取得疫苗後,應儘速安排第二劑的接種。不論是否完整接種疫苗,現有實證都要落實各項防疫措施來降低自身的感染風險。
最後更新日期 2022/5/3
Q2.12. 基礎加強劑是什麼? 什麼對象可以打基礎加強劑?
經參考國際文獻及接種建議,考量免疫不全以及免疫力低下患者,即使完成2劑COVID-19疫苗接種,多仍無法獲得足夠的免疫保護力,因此建議5歲以上經醫師評估病情穩定者,應接種第3劑基礎加強劑,與第2劑接種間隔至少28天。
基礎加強劑的建議接種對象有下列8類對象:
目前正進行或1年內曾接受免疫抑制治療之癌症患者。
器官移植患者/幹細胞移植患者。
中度/嚴重先天性免疫不全患者。
洗腎患者。
CD4 cell count 小於200 cells/ml 、有伺機性感染情形、未定服藥或可測得病毒之HIV陽性患者。
目前正使用高度免疫抑制藥物者(包括高劑量類固醇, alkylating agents,antimetabolites, transplant-related immunosuppressive drugs, cancer chemotherapeutic agents, tumour-necrosis factor (TNF) blockers等)。
過去6個月內接受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者。
其他經醫師評估因免疫不全或免疫力低下者。
最後更新日期 2022/10/13
Q2.13. 追加劑是什麼? 什麼對象可以打追加劑?
為因應國內外COVID-19流行疫情,提升疫苗保護力建議滿12歲以上應於完整接種基礎劑 (不論以何種廠牌)後,間隔至少12週(84天)接種追加劑疫苗。
COVID-19疫苗追加劑廠牌建議如下:
基礎劑接種AZ 疫苗者:追加劑可選擇接種Moderna半劑量(50 mcg)、全劑量之BioNTech或蛋白質次單元(如高端及Novavax)疫苗。
基礎劑接種mRNA疫苗或蛋白質次單元疫苗:追加劑可選擇接種Moderna半劑量(50 mcg)、全劑量之BioNTech、蛋白質次單元(如高端及Novavax) 或AZ疫苗。
基礎劑接種後如發生不良反應者,追加劑可選擇接種其他製程之COVID-19疫苗,如接種mRNA疫苗者,可選擇蛋白質次單元或AZ疫苗;接種AZ疫苗者,可選擇mRNA或蛋白質次單元疫苗;接種蛋白質次單元疫苗者,可選擇mRNA或AZ疫苗。
接種對象須符合各該廠牌核准接種年齡。
最後更新日期 2022/10/13
Q2.14. 孕婦可否接種COVID-19疫苗?
目前缺乏孕婦接種COVID-19疫苗之臨床試驗及安全性資料,而臨床觀察性研究顯示孕婦感染SARS-CoV-2病毒可能較一般人容易併發重症。孕婦若為COVID-19之高職業暴露風險者或具慢性疾病而易導致重症者,可與醫師討論接種疫苗之效益與風險後,評估是否接種。
最後更新日期 2022/5/3
Q2.15. 哺乳中的婦女可否接種COVID-19疫苗?
若哺乳中的婦女為建議接種之對象(如醫事人員),應提供其接種。目前對哺乳中的婦女接種COVID-19疫苗的安全性、疫苗對母乳或受哺嬰兒之影響尚未完全得到評估,但一般認為並不會造成相關風險。接種COVID-19疫苗後,仍可持續哺乳。
最後更新日期 2022/5/3
Q2.16. 兒童可否接種COVID-19疫苗?
雖然兒童族群感染COVID-19後,症狀大多輕微,惟仍有可能導致住院或重症。兒童族群日常活動範圍主要為校園及家庭,校園屬於人口密集機構,兒童染疫後極容易造成校園群聚,且亦有極高風險將病毒帶回住家感染親密接觸者,如有可供兒童族群接種之疫苗,應提供接種,以提升群體免疫。目前我國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已核准Moderna COVID-19疫苗濃度0.1 mg/ml劑型可用於6個月-5歲幼兒接種,濃度0.2mg/ml劑型可用於6-11歲兒童接種;另Pfizer-BioNTech COVID-19疫苗幼兒劑型可用於6個月-4歲幼兒接種,兒童劑型可用於5-11歲兒童接種。
接種COVID-19疫苗後,仍應落實勤洗手、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並儘量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
最後更新日期 2022/10/18
Q2.17. 接種COVID-19疫苗有什麼注意事項?
發燒或正患有急性中重疾病者,宜待病情穩定後再接種,以避免疾病本身的症狀與疫苗不良反應相互混淆。
使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血藥物或凝血功能異常者施打後於注射部位加壓至少 2 分鐘,並觀察是否仍有出血或血腫情形。
AstraZeneca
COVID-19
疫苗與注射後非常罕見的血栓併
血小板
症候群
可能
有
關聯
,
接種前請與醫師討論評估相關風險後再接種
。
過去
曾發生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或肝素引起之血小板低下症者
,應避免接種
AstraZeneca
COVID-19
疫苗。
接種
AstraZeneca
COVID-19
疫苗後
28
天
內,
若出現以下任一症狀,
請
立即就醫並說明疫苗接種史。
*
嚴重持續性頭痛、視力改變或癲癇
*嚴重且
持續
腹痛超過
24
小時以上
*嚴重
胸痛或呼吸困難
*下肢
腫脹或疼痛
*皮膚
出現自發性出血點、瘀青、紫斑
等
依據各國疫苗上市後安全性監測,曾有報告極少數年輕族群在接種mRNA疫苗後發生心肌炎等的
不良反應事件,大多發生在接種後數天內。建議接種mRNA疫苗後應注意如出現胸痛、喘或心
悸等症狀,請立即就醫並說明疫苗接種史。
最後更新日期 2022/5/3
Q2.18. 我曾經(或正在)參加COVID-19疫苗的臨床試驗,還可以再接種COVID-19疫苗嗎?
如果您參加臨床試驗的疫苗後來未完成臨床試驗,您可以依我國核准使用之接種時程完成接種。
如果您參加臨床試驗的疫苗已完成臨床試驗,但未經我國食品藥物管理署核准上市,您必須與最後一劑COVID-19疫苗至少間隔28天再接種。
如果您參加臨床試驗的疫苗已完成臨床試驗,且經我國食品藥物管理署核准上市,您不用再接種COVID-19疫苗。
最後更新日期 2022/5/3
Q2.19. 哪些人不適合接種COVID-19疫苗 (接種禁忌症)?
對於疫苗成分有嚴重過敏反應史,或對於先前接種之疫苗劑次發生立即過敏反應者不予接種。
最後更新日期 2022/5/3
Q2.20. 接種COVID-19疫苗後要注意什麼?
為即時處理接種後發生率極低的立即型嚴重過敏反應,接種後應於接種單位或附近稍作休息留觀15
分鐘,離開後請自我密切觀察15分鐘。但針對先前曾因接種疫苗或任何注射治療後發生急性過敏
反應之民眾,接種後仍請於接種處或附近留觀至少30分鐘。
另外接種後請持續觀察身體是否有不適症狀,如果不適症狀持續未改善請儘速就醫診治、釐清病因。
由於國外於接種 AstraZeneca COVID-19疫苗後出現罕見的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大多發生在接種後的 28天內,若接種後出現以下任一症狀,請立即就醫並說明疫苗接種史:
*嚴重持續性頭痛、視力改變或癲癇
*嚴重且持續腹痛超過24小時以上
*嚴重胸痛或呼吸困難
*下肢腫脹或疼痛
*皮膚出現自發性出血點、瘀青、紫斑等
依據各國疫苗上市後安全性監測,曾有報告極少數年輕族群在接種mRNA疫苗後發生心肌炎等的
不良反應事件,大多發生在接種後數天內。建議接種mRNA疫苗後,應注意如出現胸痛、喘或心
悸等症狀,請立即就醫並說明疫苗接種史。
最後更新日期 2022/5/4
Q2.21. 當COVID-19疫苗須接種兩劑為完整接種時,若發生第一劑接種後,但尚未到第二劑接種時,確診為SARS-CoV-2感染,康復後,應何時接種同廠牌之第二劑疫苗?
需完成兩劑接種之COVID-19疫苗,當第一劑疫苗接種後,身體免疫系統需經14至21天後以產生保護力,且經兩劑完整接種後14天起,才能得到完整且持久之保護。
針對極少數個案於第一劑接種後但尚未到第二劑接種時,確診為SARS-CoV-2感染,建議依照曾確診為SARS-CoV-2感染者之接種建議,自發病日或確診日(無症狀感染者)起3個月後,再接種第二劑疫苗,且以同廠牌疫苗接種為主(第一劑疫苗接種後罹患COVID-19並非更換疫苗廠牌之適應症)。
若有特殊考量,亦可經臨床醫師審慎評估後,決定接種第二劑疫苗的時機。
最後更新日期 2022/5/3
Q2.22. 需完成兩劑接種之COVID-19疫苗,若接種第一劑COVID-19疫苗後,如出現症狀經醫師評估懷疑與疫苗施打有關並通報至疾病管制署疫苗不良事件通報系統(VAERS)者,經醫師評估不適合再接種同樣疫苗時,第二劑不同廠牌之COVID-19疫苗,應間隔多久再接種?
民眾施打第一劑疫苗後有未緩解不良反應,應先就醫並告知醫師疫苗接種史,並經醫師及時診療釐清原因,必要時通報不良事件通報系統(VAERS)。
民眾施打第一劑COVID-19疫苗後有發生嚴重不良反應者,可提供就醫診斷書或具衛生單位通知具嚴重不良事件通知或紀錄,經醫師評估後可擇適宜廠牌完成第2劑接種,針對該等對象建議依原第一劑疫苗廠牌之接種間隔,完成第二劑。
最後更新日期 2022/5/3
Q2.23. 曾有血栓病史或罹患易有血栓風險的慢性疾病者,能否接種AstraZeneca (AZ) COVID-19疫苗?
阿斯特捷利康疫苗(AZ) COVID-19疫苗引起發生率極低之
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Thrombocytopenia and thrombosis syndrome, TTS)
,依據歐盟與英澳之分析與公告資訊,主要風險因子
為年輕族群或曾有肝素引起之血小板低下 (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HIT)者
。
過去曾有血栓病史
,如深層靜脈栓塞或肺栓塞,
並不是接種COVID-19疫苗之禁忌症。
但若對自身病史有疑慮時,建議可先接受感染科、血液科或有診治血栓疾病經驗醫師之專業評估,
確認目前病況或近期實驗室追蹤檢測結果穩定,並於利益大於風險的權衡下,接種COVID-19疫苗,且不須特別選定哪一種廠牌之COVID-19疫苗
。
另,依疫苗不良事件通報系統(VAERS)所接獲之通報,不論是莫德納 (Moderna) 疫苗或阿斯特捷利康 (AZ) 疫苗,都有接種後發生血栓相關疾患不良事件之通報。
最後更新日期 2022/5/3
Q2.24. 有心臟病史,接種mRNA COVID-19疫苗會增加心肌炎/心包膜炎的風險嗎?
mRNA COVID-19疫苗可以使用在大多數慢性心血管疾病史之患者,包括冠狀動脈疾病、心肌梗塞、穩定性心臟衰竭、心律不整、風濕性心臟病、川崎氏症、大多數先天性心臟病、和植入式心臟裝置者。對於這些病患,接種mRNA 疫苗不建議採取額外特別的措施。而目前沒有資料顯示有心血管疾病史者接種mRNA 疫苗後發生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的風險高於㇐般人群
目前仍無證據證實具這些病史的患者,接種COVID-19 mRNA 疫苗後,發生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的風險會增加,但接種前仍需謹慎評估。這些患者接種疫苗時,應被詳細告知接種疫苗後要注意的症狀,必要時安排在接種疫苗後幾天回診,以篩檢相關的症狀或病徵。對於評估當下心臟仍在發炎者,建議暫緩接種mRNA 疫苗,或考慮使用其他疫苗(如病毒載體疫苗、蛋白質次單元疫苗)。
最後更新日期 2022/5/3
Q2.25. 哪些人接種mRNA COVID-19疫苗前應先諮詢心臟科醫師?
有以下疾病史的人接種mRNA COVID-19疫苗前應先諮詢心臟科醫師,以了解接種的最佳時間以及是否建議採取任何其他預防措施:
1.發炎性心臟疾病,例如心肌炎、心包膜炎、心內膜炎
2.急性風濕熱
3.12-29歲擴張型心肌病變患者
4.複雜或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包括單一心室(Fontan)循環
5.急性失代償性心臟衰竭
6.心臟移植患者
最後更新日期 2022/5/3
Q2.26. 接種第㇐劑 mRNA COVID-19 疫苗後發生心肌炎/心包膜炎的人,可以接種第二劑嗎?
首先此類病患應轉介給心臟科醫師做進㇐步評估和診療,找尋COVID-19 疫苗接種以外造成心肌炎/心包膜炎的可能原因;並進行後續的追蹤。
接種 mRNA COVID-19 疫苗後發生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的患者,若已排除其他原因、疑似心肌炎/心包膜炎與疫苗相關,建議可與醫師充分討論下,於心肌炎/心包膜炎病況改善後,衡量SARS-CoV-2 罹病風險仍在,為減少COVID-19 疾病或重症風險之利益權衡下,考慮以其他平台之疫苗(如病毒載體疫苗、蛋白質次單元疫苗)進行第二劑的接種。要注意的是,BNT 疫苗及Moderna 疫苗皆是mRNA COVID-19 疫苗,因此不建議在任㇐ mRNA COVID-19 疫苗接種後發生心肌炎/心包膜炎的患者,第二劑以另㇐種廠牌的mRNA COVID-19 疫苗接種。唯現今尚欠缺完整資訊明白此類個案,第二劑接種其它疫苗平台COVID-19 疫苗後之相關風險。
最後更新日期 2022/5/3
Q2.27. 接種mRNA COVID-19疫苗前後要注意哪些事?
接種疫苗後28天內注意是否出現以下症狀:胸痛、胸口壓迫感或不適症狀、心悸、暈厥、呼吸急促、運動耐受不良(例如走幾步路就會很喘、沒有力氣爬樓梯)等,尤其是接種疫苗後一週內,若出現上述任一症狀時應立即就醫。
接種疫苗如果沒有上述症狀,可以繼續進行日常活動,不需要刻意避免劇烈運動。本身有潛在心臟功能障礙的人,若在疫苗接種後出現新的症狀、或原有症狀惡化,應立即就醫。
最後更新日期 2022/5/3
Q2.28.如果COVID-19疫苗施打的間隔不足,該怎麼辦?
接種COVID-19疫苗基礎劑,如果不小心間隔不足因應如下:
於 4 天寬限期內: 視同有效劑次,無需補接種。
超過 4 天寬限期(即 BNT 疫苗 2 劑間隔<17天;AZ、Moderna及高端 COVID-19 疫苗 2 劑間隔<24 天):視同無效劑次,需重新接種,並與前 1 劑 COVID-19 疫苗接種間隔至少 28 天。
接種COVID-19疫苗基礎加強劑,如果不小心間隔不足因應如下:
於 4 天寬限期內(間隔≧24天): 視同有效劑次,無需補接種,超過 4 天寬限期(<24天) 視同無效劑次,需重新接種,並與前 1 劑 COVID-19 疫苗接種間隔至少 28 天。
最後更新日期 2022/10/13
Q2.29. 如果COVID-19疫苗施打的劑量不足,該怎麼辦?
超過該疫苗建議劑量一半,該劑不需補種。
少於建議劑量一半,應立即於不同部位補接種不足劑量。如未能於當日完成補種或無法確認已接種劑量,則補接種1劑完整劑量,並應於7日內完成。若未能於7日內完成補接種,該劑視為無效劑次。
後續接種其他劑次疫苗者,應與前補種劑次依規範間隔完成。
最後更新日期 2022/5/3
Q2.30. 如果COVID-19疫苗施打的劑量過多,該怎麼辦?
針對不慎發生接種COVID-19 疫苗劑量過量的情形,若無發生嚴重不良反應,可依該廠牌之建議接種間隔完成後續劑次接種。
最後更新日期 2022/5/3
Q2.31. 什麼對象可以打第二次追加劑?可以接種什麼廠牌?
指揮中心目前已開放12歲以上民眾追加接種莫德納次世代雙價疫苗,與前一劑追加劑間隔至少12週(84天),可以莫德納次世代雙價疫苗接種第二次追加劑。另對於「
經醫師評估不適合接種mRNA疫苗者
」或「
希望選擇其他種類疫苗接種者
」,亦可選用國內核准之單價疫苗作為第二次追加劑使用。
最後更新日期 2022/11/1
Q2.32.接種單位如遇個案體重低於同年齡平均者,是否以兒童劑型或減少劑量之COVID-19疫苗接種?
人體免疫系統功能之成熟度與年齡相關,與體重較無相關且尚無以不同劑型或減少劑量接種之實證。各廠牌之疫苗已針對不同對象進行臨床研究,以確立劑量、核准年齡及其免疫效力,且多數體重過輕者,其免疫功能可能較健康者低下,為確保該類對象獲得足夠免疫保護力,請以各廠牌核准之適用年齡及劑量完成接種。此外若接種劑量少於建議劑量一半,應立即於不同部位補接種不足劑量。如未能於當日完成補種或無法確認已接種劑量,則補接種1劑完整劑量,並應於7日內完成。若未能於7日內完成補接種,該劑視為無效劑次,須立即補接種完整1劑建議劑量之疫苗。
最後更新日期 2022/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