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署Q&A


冠狀病毒(Coronavirus [CoV])為具外套膜(envelope)的病毒,在電子顯微鏡下可看到類似皇冠的突起因此得名。人類感染冠狀病毒以呼吸道症狀為主,包括鼻塞、流鼻水、咳嗽、發燒等一般上呼吸道感染症狀,但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SARS-CoV)、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MERS-CoV)與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感染後比一般人類冠狀病毒症狀嚴重,部分個案可能出現嚴重的肺炎與呼吸衰竭等。
最後更新日期 2024/9/2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於2020年1月30日公布此為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 PHEIC),同年2月11日將此新型冠狀病毒所造成的疾病稱為COVID-19(Coronavirus Disease-2019),國際病毒學分類學會則將此病毒學名定為SARS-CoV-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最後更新日期 2024/9/2
目前已知個案罹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症狀之臨床表現為發燒、四肢無力,呼吸道症狀以乾咳為主,有些人可能出現呼吸困難、腸胃道症狀(多數以腹瀉症狀表現)或嗅覺、味覺喪失(或異常)等症狀。嚴重時可能進展至嚴重肺炎、呼吸道窘迫症候群或多重器官衰竭、休克等。 依據目前的流行病學資訊,患者大多數能康復,但也有死亡病例,死亡個案多具有潛在病史,如糖尿病、慢性肝病、腎功能不全、心血管疾病等。
最後更新日期 2024/9/2
目前已知罹患COVID-19確診個案之臨床表現主為發燒、四肢無力,呼吸道症狀為主,重症個案可能出現呼吸困難並進展至嚴重肺炎、呼吸道窘迫症候群或多重器官衰竭、休克等。除上述症狀外,亦有部分個案可能出腸胃道症狀(多數以腹瀉症狀表現)或嗅覺、味覺喪失(或異常)等。
最後更新日期 2024/9/2
1.SARS-CoV-2透過受感染者呼出含有病毒的飛沫(droplets)和氣溶膠粒子(aerosol particles)進行傳播,無論感染SARS-CoV-2者是否有症狀,都可能具有傳染性。根據目前證據顯示,當SARS-CoV-2感染者呼吸、說話、唱歌、運動、咳嗽或打噴嚏時,會釋放出含有病毒的大小不一飛沫顆粒,細小粒徑的飛沫核(droplet nuclei)可以在空氣中懸浮數分鐘至數小時,而較大粒徑的飛沫(Droplet)會快速地沉降,其飛行距離約為1公尺,可能停留在地面或物體表面,使病毒可以透過吸入、直接或間接接觸途徑傳播。此外,在通風不良的室內密閉空間,從事體能活動或提高聲量(如運動、吶喊或唱歌)、長時間暴露等情形,皆可能提高感染風險。
2.感染SARS-CoV-2潛伏期為2-14天,也有可能出現更長的潛伏期,潛伏期長度可能因不同病毒變異株而異。
最後更新日期 2024/9/2
疾病管制署會以最快的時間更新國內疫情的消息並提供防疫的建議,請參考:http://at.cdc.tw/1d505Z
最後更新日期 2024/9/2
疾病管制署會以最快的時間更新國際疫情的消息,請參考:http://at.cdc.tw/8099yV
最後更新日期 2024/9/2
應避免直接接觸到疑似COVID-19個案帶有病毒之分泌物與預防其飛沫傳染。民眾相關預防措施包含:
(1)關注並配合本署最新公告防疫資訊;(2)維持手部衛生習慣(尤其飯前與如廁後)、手部不清潔時不觸碰眼口鼻;(3)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並建議維持社交距離(室外1 公尺,室內1.5公尺)或佩戴口罩;(4)搭乘交通工具建議佩戴口罩與相關防疫措施;(5)身體不適時建議停止上班上課,先留在家中觀察、休息,需要就醫時請說明旅遊史、接觸史、職業以及周遭家人同事等是否有群聚;(6)配合最新的疫苗接種政策,按時完成接種。
最後更新日期 2024/9/2
除已知會感染人類的病毒以外,其他的動物包括蝙蝠、豬、牛、火雞、貓、狗、雪貂等都有可能感染特定的動物冠狀病毒。而且還有些零星的動物傳染給人類的報告。
最後更新日期 2024/9/2
冠狀病毒會引起人類和脊椎動物的疾病,屬於人畜共通傳染疾病。大部分的人類冠狀病毒都是因為直接接觸到帶有病毒的分泌物或飛沫傳染為主。有部分動物的冠狀病毒會讓動物出現腹瀉症狀,可以在糞便當中找到病毒,因此也有可能藉由接觸到感染動物的糞便而傳播。
2002年發現的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與接觸到冠狀病毒感染之麝香貓或蝙蝠等動物可能有關;2012年發現的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MERS)與接觸駱駝或飲用駱駝奶有關。
最後更新日期 2024/9/2
可能,2022-23年流感季,流感即與COVID-19共同流行。
最後更新日期 2024/9/2
依據「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 感染臨床處置指引」,COVID-19重症風險因子包括:年齡≧65歲、氣喘、癌症、糖尿病、慢性腎病、心血管疾病(不含高血壓)、慢性肺疾(間質性肺病、肺栓塞、肺高壓、氣管擴張、慢性阻塞性肺病)、結核病、慢性肝病(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與免疫性肝炎)、失能(注意力不足及過動症、腦性麻痺、先天性缺陷、發展或學習障礙、脊髓損傷)、精神疾病(情緒障礙、思覺失調症)、失智症、吸菸(或已戒菸者)、BMI≧30(或12–17歲兒童青少年 BMI 超過同齡第95百分位)、懷孕(或產後六周內)、影響免疫功能之疾病(HIV感染、先天性免疫不全、實體器官或血液幹細胞移植、使用類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劑)。
最後更新日期 2024/9/2
感染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的危險徵兆為無發燒(體溫<38℃)之情形下,心跳>100次/分鐘、喘或呼吸困難(呼吸速率>30次/分鐘,或血氧監測≦94%)、持續胸痛或胸悶、意識不清、皮膚、嘴唇或指甲床發青、無法進食、喝水或服藥、過去24小時無尿或尿量顯著減少、收縮壓<90mmHg,如出現以上警示症狀時,請儘速就醫。
最後更新日期 2024/9/2
一般的環境,如家具、廚房,消毒可以用1:50的稀釋漂白水(1000 ppm)。浴室或馬桶表面則應使用1:10的稀釋漂白水(5000 ppm)消毒。消毒應該每天一次,並使用當天泡製的漂白水。室內空氣則需靠良好的通風以維持空氣清潔。
最後更新日期 2024/9/2
在當地期間,您應該落實相關防疫措施(請參考Q8),並配合當地政府防疫政策。
最後更新日期 202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