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病原

兔熱病病原為土倫病法蘭西斯氏菌(Francisella tularensis),為一種革蘭氏陰性且不能自由游走的球桿菌。不同的亞種在血清學上性質相同,但在流行病學及生化學反應上卻不同。A型亞種(F. tularensis biovar tularensis)對試驗兔子之半數致死劑量(LD50)少於10個細菌,但B型亞種(F. tularensis biovar palaearcitia)則需要超過百萬個以上。

流行病學

兔熱病在北美洲、歐洲大陸很多地方、前蘇聯、中國、日本等都發生過。在美國,一整年都可能發生,成人容易在早冬獵兔季時,因接觸而受到感染,夏天時,小孩子容易因硬虱及硬蜱的叮咬受到感染。在北美洲,經常可以在兔子(如棉尾兔、長耳大野兔、及雪兔)被找到A型土倫病球桿菌,且常經由蜱傳播。B型土倫病球桿菌一般皆可以在哺乳類找到,並且比在兔子中找到的多。歐亞大陸的亞菌種在田鼠、麝香鼠及水鼠中被發現過,日本也已在兔子中找到。臺灣地區尚無通報病例。

傳染方式

  1. 經吸血性節肢動物傳播:包括蜱類如落磯山革蜱(Dermacentor andersoni)、美洲大革蜱(Dermacentor variabilis)、美洲花蜱(Amblyomma americanus)、鹿蠅(Deer fly)及灰色斑蚊(Aedes cinereus)等。土倫病菌可在這些病媒體內發育繁殖,經由這些病媒的叮咬或是其排泄物污染宿主的皮膚,而造成感染。
  2. 直接接觸感染:經由皮膚、結膜囊或口咽黏膜的細菌接觸感染,這也是人受到感染的最常見方式,在美國估計有90%人類的病例是因直接接觸兔子而感染。一般認為土倫病菌可穿透接觸的皮膚,很多人類病例,係因接觸帶菌兔子的屍體而造成感染,或因為在處理受感染動物時(如剝皮、或解剖),皮膚、眼結膜及口咽黏膜接觸到受污染的組織、血液或水,而當時患者皮膚並無任何的傷口。極少數的病例是由於遭到受感染動物(如郊狼、松鼠、臭鼬、豬、貓及狗等)的咬傷、抓傷或接觸其毛皮而感染。
  3. 經口感染:動物間的傳播,可經由食入帶菌動物屍體而造成。人的感染可因攝食或處理未煮熟之被感染動物宿主的肉糜而感染;而帶菌的嚙齒動物屍體亦可污染河水,當人或其他脊椎動物在飲用此種水時會感染此病。
  4. 吸入感染:即吸入被帶菌動物糞便污染的泥土、榖類或乾草的灰塵,或是在剝動物皮時的灰塵。發生實驗室感染時,臨床症狀經常是初期的肺炎或是類傷寒的臨床症狀(typhoidal tularemia)。此種傳染方式雖較少發生,但卻符合作為生物戰劑的要件。

臨床症狀

發病症狀與傳染途徑有關,根據感染方式及部位,可分為:

  1. 潰瘍型:經由叮咬感染,佔發病總數的75~85%。感染處會產生小潰瘍,輕度疼痛,皮膚發炎、膿瘍性丘疹等症狀。
  2. 腺體型:沒有潰瘍,但是有一個或以上腫大疼痛的淋巴結。
  3. 眼部及口咽型:發膿結膜炎,眼瞼有黃色的肉芽腫,並伴隨耳前淋巴腺炎;咽頭炎或扁桃腺炎並伴隨頸部淋巴腺炎;眼結膜及咽部潰瘍,頸或頜下淋巴結腫大或化膿,形成潰瘍。
  4. 胃腸型:經由吃入被污染的食物或水而感染,細菌由小腸黏膜進入人體。症狀有發冷、發熱、腹痛、噁心、嘔吐、腹瀉、腸道膜淋巴結腫大等現象,甚至腹膜炎。
  5. 肋膜肺部型:經由血液感染,細菌侵入肺部及肋膜腔。病徵為咳嗽、少痰、胸骨壓痛,可能併發支氣管發炎、肺炎、肺囊腫等病變。
  6. 類傷寒型:經由吸入感染,可能引發肺感染症狀或原發性敗血症候群,如不治療致死率高達30~60%。

預防方法

  1. 在流行區要避免受到節肢動物的叮咬,且避免使用河流的水,如生飲、沐浴或游泳等。
  2. 當狩獵動物、剝皮或處理動物屍體時(特別是兔子)需穿戴防水的手套,烹調野兔或嚙齒動物亦要全程使用,且肉類必須煮熟方可食用。
  3. 禁止使用船、貨車跨區域運送感染的動物。
  4. 在特定區域內捕殺嚙齒類動物,可有效防止本病的散佈。
  5. 當實驗或培養土倫病球桿菌時,必須在負壓的微生物操作實驗台,並且須配戴防護面具、防護衣及防水手套。

傳染期

不會直接人傳給人。尚未治療時,可以在前2週內由受感染者的血液中找到病原,傷口則可在1個月內(或更久)找到病原。鹿蠅在14天內具有傳染性,硬蜱則是在生命期內(約2年)具有傳染性。病原在15℃(59℉)冷凍兔肉的情形下仍可保留傳染力長達3年以上。

潛伏期

潛伏期與病原株的毒性、接觸病原的量有關,一般為1至14天,通常為3至5天。

UpdateTime 2018/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