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病原

桿菌性痢疾的致病原為痢疾志賀氏桿菌,革蘭氏陰性菌,無鞭毛,無內孢子,直徑約0.5~1.5μm,長約1.0~4.0μm,屬於腸道桿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志賀氏菌屬(Shigella),分為S. dysenteriae (subgroup A)、S. flexneri (subgroup B)、S. boydii (subgroup C)及S. sonnei (subgroup D)四個亞群、50種血清型。

流行病學

(一)分佈於全球,估計每年1.25億人感染桿菌性痢疾,其中1萬4千人死亡。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為地方性流行病。群聚感染常發生在擁擠或可能接觸排泄物之處,如:監獄、托兒所、療養院、難民營及有男男間性行為者。

(二)在資源有限的國家,血清型以S. flexneri為主,在東南亞及已開發國家則以S. sonnei為主要之血清型別。由於抗生素之廣泛使用,抗藥性菌株在世界各地多有發現,並且對多種藥有耐性。

(三)三分之二之病患及大半死亡病例為10歲以下幼童,小於6個月大之嬰兒甚少罹患此病,哺餵母乳對嬰幼兒具保護效果,家屬之次波感染率高達40%。

 (四)依傳染病監測資料顯示,臺灣近5年每十萬人口本土桿菌性痢疾發生率約0.24,男性發生率較女性為高,目前常見血清型別為S. sonnei及S. flexneri。臺灣流行概況詳見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傳染病統計資料查詢系統」。

傳染窩

唯一之帶菌者是人。然而,靈長類動物也曾發生集體感染。

傳染方式

(一)直接或間接的糞口傳染。有症狀患者或無症狀帶原者於解便後,若未澈底清潔受污染的手或指甲,則可能經由直接身體接觸或經由處理食物、飲水、其他物品時,間接造成病原體傳播。蒼蠅可能將病菌帶到食品,另外,也可能經由受糞便污染的遊憩用水而傳播。

(二)在已開發國家,大多數的病例是藉由接觸病患經糞口途徑傳播,近年來發生男男間性行為者的抗藥菌株群聚事件有增加的趨勢。在開發中國家,人與人之間接觸的糞口途徑、食物或飲水受到病原體污染都是重要的傳播途徑。

臨床症狀

感染後常見症狀包含:腹瀉(每天8~10次以上)、發燒、噁心,或有毒血症、嘔吐、腹痛及裏急後重(tenesmus),有時有輕微或無症狀感染。患者因黏膜潰瘍導致糞便中有時有血跡或黏液或膿,然而也有許多個案沒有血便的情形,幼童可能出現抽搐症狀。病情嚴重度及死亡率與患者的年齡、營養狀況及病原菌血清型有關,Shigella dysenteriae type 1感染導致較高的疾病嚴重度,合併症包含:毒性巨結腸症(toxic megacolon)、腸穿孔(intestinal perforation)及溶血性尿毒症候群(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住院患者之死亡率高達20%;而因Shigella sonnei引起之感染,病程較短,症狀比較輕,除了免疫功能受抑制的感染者之外,鮮少造成死亡。

潛伏期

通常1~3天,S. dysenteriae type 1的潛伏期短則12~96小時,有時長達1週。

傳染期

急性感染後至糞便中不再檢出病菌通常約4週,但偶爾可見無症狀帶菌者傳染期可能持續數月,適當的抗生素治療能縮短可傳染期。 

感受性及抵抗力

10到100個病原體即可致病。孩童、有男男間性行為者、HIV感染者、老人、虛弱、營養不良與至開發中國家旅行者為風險族群;小於10歲的孩童有較高的死亡率。目前沒有疫苗可預防桿菌性痢疾。

治療照護

治療方法:

  • A、人類是該菌的唯一宿主且其具高傳染性,為防範疫情蔓延,確診個案使用抗生素治療,可以減短病程,並降低他人感染之風險。
  • B、近年國內分離Shigella sonnei菌株對於ampicillin, ciprofloxacin, 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TMP-SMX)已存有相當比例的抗藥性,Shigella flexneri菌株亦發現對azithromycin已存有相當比例的抗藥性(監測報告詳見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桿菌性痢疾」網頁),因此建議所有臨床分離菌株,均應執行藥敏試驗,以確保治療效果。在藥敏試驗結果尚未出來前,經驗性用藥首選為第三代頭孢子素如ceftriaxone,必要時,再依藥敏結果調整用藥。

病例追蹤管理:

  • A、停止服藥治療後48小時以上,連續二次採集糞便檢體複檢,二次間隔24小時以上,二次檢驗結果皆為陰性者,始得解除追蹤管理。
  • B、複檢檢體應隨防疫檢體送驗單送檢驗單位檢驗,送驗單上應註明「複檢」。
UpdateTime 2018/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