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病是一種由炭疽桿菌(Bacillus anthracis)引起的人畜共通傳染病,主要是發生在草食性的家畜或野生動物如山羊、綿羊、牛、馬及豬等,人類通常是因為接觸或食入受感染的動物、動物製品或吸入大量炭疽孢子而感染。
UpdateTime2023/11/20
皮膚型炭疽:主要是因接觸受汙染的動物或其製品所致,也可能透過叮咬人的昆蟲而間接感染。吸入型炭疽:處理毛皮或肉製品加工過程中,吸入含大量炭疽桿菌孢子的氣膠而感染。腸胃型炭疽:主要因為食入未煮熟且遭炭疽桿菌污染的食物(含乳製品)。
UpdateTime2023/11/20
皮膚型炭疽:感染2~3 天皮膚上出現小膿皰或丘疹;第3~4 天,丘疹周圍出現直徑約1~3 公分環狀水泡;第5~7 天,丘疹潰爛形成黑色焦痂。吸入型炭疽:初期症狀似一般感冒,病徵包含發燒、寒顫、咳嗽、胸悶、肌肉酸痛等,症狀持續 1至數天,隨後病程進展快速,突然發生呼吸困難、發紺、敗血症、休克、昏迷。腸胃型炭疽:口咽炭疽症狀包含喉嚨痛、吞嚥困難;腸胃炭疽病灶周圍呈現水腫、潰瘍。初期症狀包含噁心 、嘔吐、食慾不振、輕微腹瀉、發燒及頭痛,腸道病灶亦可能發生出血、阻塞及腸穿孔,有時會併發大量腹水及敗血症。
UpdateTime2023/11/20
對於炭疽病的控制,以阻斷感染源為主:遺體適當處置,對於污染的各類用具、廢棄物應正確消毒。另非流行地區其曝露主要來自於由流行地區進口之動物皮毛製品,故處理動物製品的相關工業,應於產品輸入後及加工、銷售前即進行去孢子作業。
UpdateTime2023/11/20
早期診斷炭疽病並依感染類型不同給予適當治療,可有效降低感染後的死亡率,抗生素選用請見本署全球資訊網-炭疽病專區-炭疽病防治工作手冊附件二。
UpdateTime202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