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原簡介
棘阿米巴原蟲為環境中自由營生的阿米巴原蟲,超過24種,廣泛分布於自然環境,如:活水(湖泊、河川、溫泉)、泥土、沼澤濕地、海水中,另外,於游泳池、大眾浴池、供水系統(如水管、下水道)及空調系統等也都能發現其蹤跡。棘阿米巴對於滲透壓變化耐受性高,於蒸餾水、組織培養基及哺乳動物體液及海水中均可存活,平時以活動體(trophozoite)存在,若環境惡劣時,則轉為囊體(cyst)以利生存。
二、臨床表現與高危險族群
棘阿米巴原蟲感染為罕見且嚴重之疾病,感染眼睛將造成角膜炎(Acanthamoeba Kerratitis)、感染腦部及脊椎造成肉牙腫性阿米巴腦炎(Acanthamoeba Granulomatous Amebic Encephalitis, AGAE),另外也可能經由皮膚上的傷口或鼻孔進入人體,經由血流造成肺部等其他部位的感染(Disseminated infection)。
AGAE高危險群為免疫不全或有慢性病,如器官或組織移植、類固醇或大量使用抗生素者、糖尿病、癌症、血球功能異常、肝硬化或狼瘡個案,AGAE之症狀包含頭痛、頸部僵硬、噁心、嘔吐、意識混亂、喪失平衡感、幻覺、抽搐等,死亡率極高。
棘阿米巴角膜炎個案通常為免疫功能正常者,最常發生於配戴隱形眼鏡者(美國估計約有85%棘阿米巴角膜炎為此類個案,隱形眼鏡使用者發生率每百萬人約有33人),使用隱形眼鏡衛生習慣不良、配戴隱形眼鏡游泳/淋浴/泡澡、角膜損傷病史及接觸受污染的水為感染高危險群;目前尚無人傳人的病例報告。棘阿米巴角膜炎之症狀包含眼睛疼痛、紅、視力模糊、畏光、眼睛異物感及淚流不止等,治療藥物包括聚六亞甲基雙胍(polyhexamethylene biquanide;PHMB)、葡萄糖酸氯己定(chlorhexidine digluconate)、羥乙磺酸丙氧苯脒(propamidine isethionate)、多粘菌素B(polymyxin B)、硫酸新黴素(neomycin)、克黴唑(clotrimazole)等。
三、棘阿米巴角膜炎重大群聚事件
2005年美國眼力健公司生產的「全能水潤配方多功能保養液」(Complete MoisturePlus Multipurpose Solution),發生產品受棘阿米巴污染,美國CDC與FDA澈查35州與波多黎各,確認138個棘阿米巴角膜炎病例,並訪查其中46例,發現配戴軟式隱形眼鏡的36人,21人在發病前一個月使用眼力健全能水潤配方多功能保養液,有14人更是只用這款藥水。此為近年來,較為嚴重的棘阿米巴爆發流行事件。
四、台灣地區病例概況
1988年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會刊報告「棘狀阿米巴原蟲角膜炎-台灣首二例報告」。2011年因應媒體報導棘阿米巴原蟲角膜炎事件,本署電詢台大醫院眼科侯育致醫師表示台大醫院1997~2001年病例數為8例,2002~2006年28例,目前該每年約有10例,粗估臺灣地區每年約40~50例;另榮總眼科林佩玉醫師表示榮總每年不到10例。
五、台灣地區環境棘狀阿米巴原蟲相關研究
2012年臺灣大學環境衛生研究所學位論文「泳池與農田棘阿米巴原蟲定性研究」,利用型態學和分子生物學方法檢測來自台北市6個游泳池之12件游泳池樣本、以及來自6個屏東縣恆春鎮和5個屏東縣車城鎮洋蔥田農田之13件土壤與14件空氣樣本,鑑定其中是否有棘阿米巴原蟲,並利用基因型分析、耐熱性及耐滲透壓測試,評估分離的棘阿米巴原蟲是否具潛在致病性。
結果發現6個游泳池水樣檢出率為100%,13件屏東縣洋蔥田土壤檢出率亦為100%,其中14件空氣樣本中只有3件檢出棘阿米巴原蟲,其檢出率為21.43%。依據基因型、耐熱性和滲透壓結果顯示,泳池分離出來的棘阿米巴原蟲均屬T4,且一株不能在37℃生長,其餘均能在37℃與滲透壓1 M mannitol下生長,而農田土壤及空氣分離之棘阿米巴原蟲大多數無法在1M mannitol的環境下生長,顯示泳池中之棘阿米巴原蟲一旦有機會接觸到人體的眼睛,多可忍受人體體溫與淚液之高滲漏壓,意謂泳池內棘阿米巴原蟲可能具有眼睛角膜之致病風險。
六、棘阿米巴角膜炎之防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