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氏內格里阿米巴腦膜炎Q&A


可至疾病管制署全球資訊網查詢;或撥打防疫專線:1922(提供疫情通報、傳染病諮詢、防疫政策及措施宣導)。

最後更新日期 2019/6/19
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感染是一種罕見的疾病,避免吸入受污染的水能預防感染。民眾於進行水上活動或泡溫泉等活動時,可以使用鼻夾避免水進入鼻腔,或避免將頭部浸泡於水中。浴室業、游泳業等營業場所應落實執行營業衛生管理事項,包括水池衛生管理、自由有效餘氯符合1-3 ppm等,並完備相關自主衛生管理措施。此外,民眾應避免在炎熱、水溫高或低水位時於戶外戲水,並避免攪動底部池水或淤泥。
最後更新日期 2025/4/18
該疾病於1965年在澳洲發現首例人類感染病例,主要發生於夏季。截至2023年統計資料顯示,全球確定個案約488例,美國每年少於10例患者,臺灣於2011年及2023年各有1例確定個案。
最後更新日期 2025/4/18
人類經由鼻子吸入含有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的水而受到感染。將鼻子或頭部浸入受污染的水中(如游泳、潛水、跳水等與水有關的活動),可能造成感染,男孩風險可能增加(與喜好玩水活動或許有關,但真正原因不明)。但喝到含有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的水不會被感染。福氏內格里阿米巴腦膜腦炎不會人傳人。
最後更新日期 2025/4/18
內格里阿米巴(Naegleria)為環境中自由營生的單細胞阿米巴原蟲,有40餘種,其中只有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Naegleria fowleri)會感染人類。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為淡水湖泊、河流中自然生存的單細胞原蟲,喜好溫暖環境,能生存於46℃的溫熱環境中,在更高的溫度下也可短暫存活。溫暖的淡水(如湖泊及河川)、溫泉水、工廠排出的溫水、含氯量不足的游泳池、熱水器及土壤中都可發現其蹤跡,人工水域維持水中自由有效餘氯在1 ppm以上,即可有效抑制。
最後更新日期 2025/4/18

人類經由鼻子吸入含有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Naegleria fowleri )的水而受到感染。蟲體由鼻腔進入人體後,經由嗅覺神經進入大腦引發福氏內格里阿米巴腦膜腦炎。

潛伏期1~7天,平均為5天。

一開始的症狀可能包含發燒、頭痛、噁心或嘔吐,之後出現頸部僵硬、意識改變、喪失平衡感、抽搐及出現幻覺,病程進展快速,從出現症狀到死亡約5天,致死率超過97%。

實驗室診斷可採集腦脊髓液,並以疾病管制署已經建立的分子生物學技術(PCR),進行病原體檢測。

藥物用於治療人類感染的效益尚不明確。

最後更新日期 2025/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