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病原
破傷風桿菌(Clostridium tetani)。
傳染窩
病菌正常存在於動物(包括人類)之腸道,因此受動物或人類糞便污染之土壤或媒介物為傳染窩。
傳染方式
破傷風桿菌芽胞(spore)進入人體之方式,通常是經由受土壤、塵土或動物及人類糞便污染之穿刺傷口而入。另外,也有可能透過撕裂傷、燒傷及一般傷口甚或由注射受污染之藥物而引起。壞死組織有利此種厭氣性的破傷風桿菌增殖。
臨床症狀
而最常見之初症狀為腹部僵硬及肌肉痙攣,典型的破傷風痙攣現象為「角弓反張」及臉部表情出現「痙笑」的特徵,伴隨強烈的肌肉收縮疼痛。
預防方法
- 教育民眾有關接受破傷風類毒素預防注射之必要性,辨識傷口之種類(特別是有可能導致破傷風感染者)和了解受傷後可能需要採行主動或被動之免疫預防措施。
- 民眾若發現傷口有被土壤、塵土或動物及人類糞便污染,或生鏽器具割傷,需至醫院進行適當之治療,並於治療時告知醫師傷口有被污染。
- 醫師對受傷後傷口之預防破傷風處理措施原則,可參照附件一之處理措施。
- 建議在工作中接觸土壤、污物、動物者及軍人、警察等意外創傷高危險群定期(每10年)追加破傷風類毒素以維持主動免疫力。
- 醫院之供應設備應滅菌消毒完全,以避免少數案例因受污染之器械、縫線或石膏包紮造成破傷風。
- 預防接種:
- (1) 我國現行的接種時程係針對幼兒於出生滿2個月、4個月、6個月及18個月各接種1劑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b型嗜血桿菌及不活化小兒麻痺五合一混合疫苗(DTaP-Hib-IPV),並提供滿5歲至入國小前追加1劑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及不活化小兒麻痺混合疫苗(DTaP-IPV/Tdap-IPV)。
- (2) 完成基礎接種後,每隔10年應給予追加1劑破傷風類毒素,或破傷風、減量白喉混合疫苗(Td)。
治療照護
- 肌肉注射破傷風免疫球蛋白(TIG)3,000~6,000單位,並取少量局部注射於傷口周圍。
- 如無TIG時,才考慮靜脈注射單一大劑量之破傷風抗毒素(TAT),需注意的是此為馬血清製品,有10%~20%的人會有過敏反應,故注射前應做過敏反應試驗。
- 口服(或靜注)metronidazole(30mg/kg/day)是首選抗生素治療;其次可選用腸道外投予penicillin。抗生素需持續治療10~14天。
- 儘可能以擴創術清理傷口,但對新生兒破傷風肚臍基部之擴創術是不必要的。
- 支持性療法最重要,包括維持患者呼吸道之暢通,暗室中照顧,必要時可以肌肉鬆弛劑保持患者之鎮靜狀態。
- 主動免疫措施,應與治療工作同時進行。
感受性及抵抗力
完成破傷風類毒素接種所產生之主動免疫力持續至少10年,而暫時性之被動免疫可經由注射破傷風免疫球蛋白(Tetanus immune globulin, TIG)或抗毒素(Tetanus antitoxin, TAT)而得。破傷風病癒後並不會產生終身免疫,仍有可能二次感染,因此病癒後仍需進行預防注射。
傳染期
此疾病不會直接以人傳人之方式傳染。
潛伏期
約3~21天,大部分病例在14天內發生。傷口污染情形越嚴重者、病況越嚴重者、預後情形越差者,通常潛伏期越短。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病人、接觸者及周遭環境之處理
- 病例通報:醫師發現符合病例定義者,於1週內向主管機關報告。
- 隔離、消毒、及接觸者處理:不需要。
- 檢疫:非例行性檢疫項目。
- 接觸者及感染源調查:必要時可進行了解受傷時所接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