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要指引及教材


一、疾病概述(Disease description)
Q熱是貝氏考克斯菌(Coxiella burnetii)所引起之人畜共通傳染病(zoonosis),可分為急性Q熱及慢性Q熱。人類感染Q熱後的臨床表現差異甚大,可能是不顯性感染或無症狀感染,也可能會出現發燒、畏寒、盜汗、頭痛、身體不適、肌肉酸痛等非特異性症狀,肝炎或肺炎也是急性Q熱常見的臨床表現。大多數急性Q熱的病患,病後通常可產生持久的免疫力。
少數感染急性Q熱的病患,主要是患有心臟瓣膜疾病、血管缺損(vascular defects)者,可能於日後發展為病程較嚴重的慢性Q熱,主要的臨床表現為心內膜炎與血管感染(vascular infection)。

二、致病原(Infectious agent)
Q熱致病原貝氏考克斯菌(C. burnetii)的型態呈多形性,可為球桿狀、桿狀、球狀等,大小約0.2–0.4μm × 0.4–1.0μm,為革蘭氏陰性菌,可使用吉耶姆薩氏染色法(Giemsa stain)鑑定。C. burnetii可形成類似內孢子的結構,對環境具有高度抵抗性,能耐熱且耐乾燥,對一般消毒劑也有抗性,可長期穩定存在於環境中。
C. burnetii的lipopolysaccharide(LPS)具有抗原變異(phase/antigenic variation)的特性,在人、動物及蜱(壁蝨)體內新分離的C. burnetii為表現phase I antigen,毒力較強;經雞胚胎卵黃囊連續繼代後,會轉變為phase II antigen,毒力也會減弱。此外,C. burnetii為低毒力高感染性的病原,吸入低於10個病原體就有可能造成感染,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US CDC)因此將C. burnetii列為實驗室高風險性感染的病原體。

三、流行病學(Epidemiology)

(一)許多文獻指出Q熱的通報及確定病例數應較實際發生之病例數為低,因為很多病患臨床表現不具特異性,與其他疾病難以鑑別診斷。Q熱高危險群包括獸醫、毛皮業者、農場員工、屠宰場員工、畜牧業者及相關研究人員等,尤其是經常接觸牲畜(山羊、綿羊、牛隻等)的工作者。惟Q熱是可以藉由空氣傳染的疾病,故即使病患未有直接動物暴露史,也無法排除感染Q熱的可能性。

(二)臺灣病例概況
臺灣於2007年10月公告Q熱為第四類傳染病,臺灣病例概況詳見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傳染病統計資料查詢系統」。

四、傳染窩(Reservoir) 
C. burnetii分布遍及全世界,動物宿主的種類相當多,以綿羊、山羊及牛隻為主要宿主,其他包括貓、狗等寵物及家禽、家畜、鳥類、野生動物與蜱(壁蝨)等也會感染。蜱所攜帶的C. burnetii可透過經卵傳播(transovarial transmission)及跨蟲期傳播(transstadial transmission)在蜱的體內代代相傳,這些特性使蜱成為野生動物中傳播Q熱的重要病媒。
動物感染Q熱通常沒有症狀,但可能會造成懷孕的動物流產、死產或不孕;這些動物的胎盤組織、羊水、死胎及子宮排出物等含有大量的病原體,若未妥善處理且隨意掩埋,即可能污染環境而成為人類感染Q熱的重要感染源。

五、傳染方式(Mode of transmission)

(一)人類感染Q熱主要是因為吸入含有病原體的空氣微粒或塵埃;通常是因為感染動物排出體外的胎盤組織、羊水、子宮排出物、乳汁、排泄物等污染土壤,再藉由空氣微粒或塵埃傳播病原。歐盟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ECDC)資料顯示,Q熱高風險區域為感染源半徑5公里內之範圍。

(二)破損的皮膚、黏膜接觸到感染動物的胎盤組織、羊水、子宮排出物、乳汁、排泄物等,或其他被病原體污染之物品。

(三)直接由人傳染給人的情況相當罕見,可能的傳染途徑為:
   1. 輸血或器官移植。
   2. 垂直傳染或週產期傳染(perinatal transmission)。

六、潛伏期(Incubation period)
自3至30天不等,通常為2至3週。

七、感受性及抵抗力(Susceptibility and resistance)
一般人皆有感受性,均有可能感染,感染後可能獲得終生免疫力。
有心臟瓣膜疾病、血管缺損(vascular defects)病史(如動脈瘤)、接受血管移植手術(vascular grafts)、懷孕婦女、免疫功能不全者,感染急性Q熱後有較高的風險發展為慢性Q熱。

八、病例定義(Case definition)
請參閱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傳染病病例定義暨防疫檢體採檢送驗事項」。

九、檢體採檢送驗事項(Specimens taking and transportation)
依傳染病防治法規定,Q熱屬於第四類傳染病,應於一週內完成通報,並採集檢體送驗。檢體採檢送驗事項相關資訊請參閱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傳染病檢體採檢手冊」,與「衛福部疾管署全球資訊網首頁之檢驗(傳染病檢驗資訊與規定)」項下資料。

十、預防措施(Measures of prevention)

(一)衛教宣導

1、一般民眾:

  1. 避免與動物親密接觸,尤其是正於分娩或產後期間之山羊、綿羊、牛隻等動物。接觸動物後應立即清潔雙手。
  2. 生乳及相關乳製品必須經過滅菌處理後才能食用。
  3. 若需協助動物分娩,應穿戴口罩及手套等個人防護裝備(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PPE),並儘量避免直接接觸動物之血液、胎盤組織、羊水及子宮排出物等。

2、高危險群 ─ 獸醫、毛皮業者、農場員工、屠宰場員工、畜牧業者及相關研究人員等,尤其是經常接觸牲畜(山羊、綿羊、牛隻等)的工作者:

  1. 工作過程中若可能接觸到感染性物質,應穿戴適當的個人防護裝備(PPE),如實驗衣、護目鏡、口罩及手套等。
  2. 口罩及手套等消耗性防護裝備必須銷毀,實驗衣等防護裝備則應經過高壓滅菌消毒後再清洗,以避免污染其他衣物;且不可攜帶受到汙染之衣物返家。
  3. 妥善處理動物的排泄物及胎盤、羊水、死胎等相關組織及器官。
  4. 飼養動物(尤其是山羊、綿羊、牛隻)的畜牧場或農場,應避免設立於人口密集區域。
  5. 依據「衛生福利部感染性生物材料管理作業要點」,病原體C. burnetii屬於第三級危險群(Risk Group 3, RG3),並應遵循管制性病原相關管理規定辦理。

3、如有出現疑似Q熱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或有無出入飼養動物之農、畜牧場等暴露史,及是否為Q熱高風險職業別等相關資訊。

(二)預防接種:
我國目前未引進人類Q熱疫苗。
人類Q熱疫苗目前僅於澳大利亞取得許可證,且主要用於高危險群;此外,由於曾暴露Q熱病原菌者若接種疫苗可能會引起嚴重的過敏反應,接種疫苗前應先接受相關測試。

十一、病人、接觸者及環境之處理(Management of patients, contacts and the immediate
environment)

  1. 病患隔離:不需要。
  2. 環境消毒:
    C. burnetii對環境具有高度抵抗性,能耐熱且耐乾燥,對一般消毒劑也有抗性;不過文獻資料認為1% Lysol®或雙氧水(5% hydrogen peroxide),用於消毒動物分娩時的環境或受病原體汙染的物品是有效的。
  3. 接觸者及感染源調查:
    地方政府衛生局接獲確定病例通知,應立即進行個案訪視及衛教宣導,並落實疫情調查及維護傳染病個案通報系統、傳染病問卷調查管理系統相關資料之完整性;如發現暴露於相同感染源之接觸者有疑似症狀時,應進行疫情調查及採集檢體送驗,並請該名接觸者儘速就醫。
  4. 治療方法:
    急性Q熱主要是使用doxycycline治療。對於慢性Q熱高危險群,則建議於急性Q熱治療後仍應定期追蹤檢查,以便及時診療慢性Q熱。
最後更新日期 2013/1/18

附件

     2019-03_Q熱核心教材.pdf

最後更新日期 2017/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