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介紹


致病原

  1. 產生腸毒素之霍亂弧菌血清型O1(Vibrio cholerae serogroup O1):該菌可分為cholera classical和E1 Tor二種生物型,每一種生物型又包括稻葉(Inaba)、小川(Ogawa)和彥島(Hikojima)三種血清型。因分泌的腸毒素類似,故臨床症狀也相似。大流行時多以其中一型為主,現在除了少數地區外,流行以E1 Tor型為主。
  2. 產生腸毒素之霍亂弧菌血清型O139(Vibrio cholerae serogroup O139):係新發現之菌種(非O1型亦非non O1之O2~O138型中任何一型),本型菌病例依霍亂病例有關規定通報及處理。

流行病學

  1. 霍亂起源於印度恆河三角洲,19世紀擴散至世界各地,隨後的6次大流行造成數百萬人喪生。第7次大流行於1961年起於南亞,1971年蔓延至非洲,1991年已傳至美洲,目前成為許多國家的地方流行病。
  2. 多數疫情由O1血清型造成,O139型(1992年於孟加拉發現)則侷限於東南亞;非O1及非O139型的霍亂弧菌僅會產生輕微腹瀉,不會引發流行疫情。近期亞洲及非洲發現新的變異菌株,觀察顯示能引起較嚴重霍亂,致死率較高,需要對流行狀況採取仔細的流行病學監測。
  3. 據臺灣報告資料自民國以後共發生4次大流行(1912年、1919至1920年、1946年及1962年)。前3次患者人數共10,648人,死亡6,834人(64%),由於醫療進步,1962年發生流行的383名患者中有24名死亡(約6.0%)。臺灣自1962年後積極辦理霍亂防治措施,除偶有境外移入病例外,本土病例至今多屬散發病例,僅發生少數群聚事件,惟1997-2000年間陸續有8例本土病例因生食受汙染的甲魚卵或因處理生甲魚時不慎汙染其他食材,而感染霍亂弧菌(血清型O139)。
  4. 臺灣流行概況詳見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傳染病統計資料查詢系統」。

傳染方式

霍亂可透過食用受污染的食物或水而傳播。霍亂弧菌可存在污水中相當長的時間,生食受霍亂弧菌污染水域捕獲的海鮮(特別是甲殼類或貝類),即可能遭受感染或引發疫情。

臨床症狀

症狀為無痛性(O139型菌病患偶發腹痛)大量米湯樣的水性腹瀉,偶而伴有嘔吐、快速脫水、酸中毒和循環衰竭。

預防方法

◎預防霍亂的方法就是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一)個人衛生:

  1. 飯前、便後、處理食物前或更換尿片後,應正確使用肥皂及清水洗手;若無法取得肥皂及清水,應使用酒精乾洗手液。
  2. 出現嘔吐或腹瀉症狀,應暫時停止烹製食物或照顧病患、老人及小孩。

(二)飲食衛生:

  1. 食物應充分煮熟,並避免生熟食交叉汙染(生熟食砧板應分開)。
  2. 不飲用未經煮沸的水。
  3. 非即時食用的食物應加蓋後置入冰箱保存。
  4. 養殖業者或餐飲業者應使用來源可靠的水源飼養魚貝類水產。

(三)環境衛生:

  1. 保持供水系統及排水系統正常運作。
  2. 妥善棄置患者的嘔吐物及排泄物。
  3. 患者曾使用的廁所和受排泄物污染的場所應予妥適清潔及消毒。

◎霍亂好發於衛生條件較差的地區,出國前往當地時應注意:

  1. 注意個人衛生習慣,用餐前及如廁後應確實洗手。
  2. 食物應選用熟食,避免食用生菜或未完全煮熟的海鮮,如:生魚片及貝類。
  3. 飲用煮沸的開水、包裝完整的飲品及經消毒過的奶類或其製品;避免飲用加入冰塊的飲品。
  4. 不食用路邊攤販賣的食物或飲料。
  5. 不食用已去皮或削好的水果。

◎因霍亂疫苗無法提供絶對保護力,世界衛生組織亦提醒到疫區旅遊者應注意飲食及用水衛生。

潛伏期

數小時至5天,一般是2~3天。 

 

最後更新日期 2018/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