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主要內容區 ALT+C
EN
:::
回首頁
English
網站導覽
RSS
全站搜尋
關於CDC
署長簡介
沿革與成果
組織與職掌
重大政策
法令規章
政府資料公開
衛生調查訓練班(FETP)
國家衛生指揮中心(NHCC)
與我聯繫
傳染病與防疫專題
傳染病介紹
傳染病防治工作手冊
傳染病病例定義及檢體送驗
傳染病核心教材
手部衛生專區
應變整備專區
醫療機構感染管制
實驗室生物安全
長期照護機構感染管制
抗生素抗藥性管理
預防接種
流感防治一網通
疫苗資訊
公費疫苗項目與接種時程
各類對象預防接種建議
疫苗簡介
預防接種單位及諮詢資訊
衛生專業人員工作指引
相關法規與委員會
預防接種受害救濟
抗蛇毒血清資訊
國際旅遊與健康
國際疫情及建議等級
旅遊醫學
檢疫業務
外國人健康管理
首頁
傳染病與防疫專題
傳染病介紹
第二類法定傳染病
屈公病
Q&A
第二類法定傳染病
第二類法定傳染病
猴痘
猴痘
猴痘
疾病介紹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新聞稿
致醫界通函
國際重要疫情
國際間旅遊疫情建議等級表
重要指引及教材
重要表單
Q&A
宣導素材
宣導素材
宣導素材
單張
登革熱
登革熱
登革熱
疾病介紹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新聞稿
致醫界通函
登革熱地圖(建議使用Chrome瀏覽器操作)
統計資料查詢
國際重要疫情
國際間旅遊疫情建議等級表
病媒蚊高風險地區
重要指引及教材
治療照護
病媒蚊資料
病媒蚊資料
病媒蚊資料
臺灣地區埃及斑蚊分布鄉鎮現況
埃及斑蚊藥效試驗結果
病媒蚊密度調查
宣導素材
宣導素材
宣導素材
多媒體
海報
單張
手冊
廣播
其他
研究出版
研究出版
研究出版
圖書
歷年研究計畫
疫情報導
Q&A
Q&A
Q&A
基礎篇
防蚊篇
防疫篇
就醫治療篇
屈公病
屈公病
屈公病
疾病介紹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新聞稿
致醫界通函
統計資料查詢
國際重要疫情
重要指引及教材
治療照護
Q&A
宣導素材
宣導素材
宣導素材
多媒體
海報
單張
手冊
廣播
其他
研究出版
研究出版
研究出版
圖書
歷年研究計畫
疫情報導
茲卡病毒感染症
茲卡病毒感染症
茲卡病毒感染症
疾病介紹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新聞稿
致醫界通函
統計資料查詢
國際重要疫情
國際間旅遊疫情建議等級表
茲卡本土疫情國家/屬地
前往茲卡病毒感染症流行地區旅遊注意事項
因應茲卡病毒感染症邊境檢疫強化措施
因應Zika疫情各國邊境檢疫措施
重要指引及教材
治療照護
茲卡病毒感染症Q&A(含懷孕婦女注意事項)
宣導素材
宣導素材
宣導素材
多媒體
海報
單張
手冊
廣播
其他
研究出版
研究出版
研究出版
圖書
歷年研究計畫
疫情報導
瘧疾
瘧疾
瘧疾
疾病介紹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新聞稿
統計資料查詢
國際重要疫情
重要指引及教材
治療照護
Q&A
宣導素材
宣導素材
宣導素材
多媒體
海報
單張
手冊
廣播
其他
研究出版
研究出版
研究出版
圖書
歷年研究計畫
疫情報導
西尼羅熱
西尼羅熱
西尼羅熱
疾病介紹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新聞稿
統計資料查詢
國際重要疫情
西尼羅熱病毒流行區
重要指引及教材
治療照護
Q&A
宣導素材
宣導素材
宣導素材
多媒體
海報
單張
手冊
廣播
其他
研究出版
研究出版
研究出版
歷年研究計畫
疫情報導
流行性斑疹傷寒
流行性斑疹傷寒
流行性斑疹傷寒
疾病介紹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統計資料查詢
重要指引及教材
治療照護
Q&A
宣導素材
宣導素材
宣導素材
多媒體
海報
單張
手冊
廣播
其他
研究出版
研究出版
研究出版
疫情報導
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
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
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
疾病介紹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新聞稿
致醫界通函
統計資料查詢
國際重要疫情
重要指引及教材
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Q&A
宣導素材
宣導素材
宣導素材
多媒體
海報
單張
手冊
廣播
其他
研究出版
研究出版
研究出版
圖書
歷年研究計畫
疫情報導
傷寒
傷寒
傷寒
疾病介紹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新聞稿
統計資料查詢
國際重要疫情
重要指引及教材
治療照護
傷寒及副傷寒Q&A
宣導素材
宣導素材
宣導素材
多媒體
海報
單張
手冊
廣播
其他
研究出版
研究出版
研究出版
圖書
歷年研究計劃
疫情報導
副傷寒
副傷寒
副傷寒
疾病介紹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新聞稿
統計資料查詢
國際重要疫情
重要指引及教材
治療照護
傷寒及副傷寒Q&A
宣導素材
宣導素材
宣導素材
多媒體
海報
單張
手冊
廣播
其他
研究出版
研究出版
研究出版
圖書
歷年研究計劃
疫情報導
桿菌性痢疾
桿菌性痢疾
桿菌性痢疾
疾病介紹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新聞稿
致醫界通函
統計資料查詢
國際重要疫情
抗藥性監測報告
重要指引及教材
Q&A
宣導素材
宣導素材
宣導素材
多媒體
海報
單張
手冊
廣播
其他
研究出版
研究出版
研究出版
圖書
歷年研究計劃
疫情報導
阿米巴性痢疾
阿米巴性痢疾
阿米巴性痢疾
疾病介紹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新聞稿
致醫界通函
統計資料查詢
國際重要疫情
重要指引及教材
Q&A
宣導素材
宣導素材
宣導素材
多媒體
海報
單張
手冊
廣播
其他
研究出版
研究出版
研究出版
圖書
歷年研究計劃
疫情報導
霍亂
霍亂
霍亂
疾病介紹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新聞稿
統計資料查詢
國際重要疫情
國際間旅遊疫情建議等級表
重要指引及教材
治療照護
霍亂Q&A
宣導素材
宣導素材
宣導素材
多媒體
海報
單張
手冊
廣播
其他
研究出版
研究出版
研究出版
圖書
歷年研究計劃
疫情報導
急性病毒性A型肝炎
急性病毒性A型肝炎
急性病毒性A型肝炎
疾病介紹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新聞稿
統計資料查詢
國際重要疫情
重要指引及教材
治療照護
預防接種
預防接種
預防接種
A型肝炎疫苗簡介
A型肝炎疫苗接種須知
各項預防接種間隔時間一覽表
幼兒A型肝炎預防接種實施計畫
幼兒A型肝炎疫苗常規接種海報
幼兒A型肝炎預防接種實施計畫Q&A
現行兒童預防接種時程表
高風險族群A肝疫苗接種計畫
A型肝炎Q&A
宣導素材
宣導素材
宣導素材
多媒體
海報
單張
手冊
廣播
其他
研究出版
研究出版
研究出版
圖書
歷年研究計畫
疫情報導
小兒麻痺症/急性無力肢體麻痺
小兒麻痺症/急性無力肢體麻痺
小兒麻痺症/急性無力肢體麻痺
疾病介紹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新聞稿
致醫界通函
統計資料查詢
國際重要疫情
國際間旅遊疫情建議等級表
重要指引及教材
預防接種
預防接種
預防接種
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b型嗜血桿菌及不活化小兒麻痺五合一疫苗 (DTaP-Hib-IPV) 簡介
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及不活化小兒麻痺混合疫苗(DTaP-IPV)簡介
五合一疫苗 (DTaP-Hib-IPV) Q&A
四合一疫苗(DTaP-IPV) Q&A
各項預防接種間隔時間一覽表
現行兒童預防接種時程表
五合一疫苗接種實務(五合一疫苗操作程序說明)
四合一疫苗接種實務(滿5歲幼童DTap-IPV接種實務)
國際旅遊建議
國際旅遊建議
國際旅遊建議
小兒麻痺疫苗簡介
國際預防接種證明書
疫苗、藥品費用及取得方式
旅遊醫學門診合約醫院據點及服務班表
Q&A
宣導素材
宣導素材
宣導素材
多媒體
海報
單張
手冊
廣播
其他
研究出版
研究出版
研究出版
圖書
歷年研究計畫
疫情報導
炭疽病
炭疽病
炭疽病
疾病介紹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新聞稿
統計資料查詢
國際重要疫情
重要指引及教材
治療照護
Q&A
宣導素材
宣導素材
宣導素材
多媒體
海報
單張
手冊
廣播
其他
重要表單
多重抗藥性結核病
多重抗藥性結核病
多重抗藥性結核病
疾病介紹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新聞稿
致醫界通函
統計資料查詢
重要指引及教材
治療照護
Q&A
宣導素材
宣導素材
宣導素材
多媒體
海報
單張
手冊
廣播
其他
研究出版
研究出版
研究出版
圖書
歷年研究計畫
疫情報導
麻疹
麻疹
麻疹
疾病介紹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新聞稿
致醫界通函
統計資料查詢
國際重要疫情
國際間旅遊疫情建議等級表
重要指引及教材
重要表單
預防接種
預防接種
預防接種
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簡介
國內現行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預防接種建議
現行兒童預防接種時程表
育齡婦女MMR疫苗實施對象及接種建議
前往麻疹流行地區建議
自費MMR疫苗接種單位
麻疹Q&A
麻疹Q&A
麻疹Q&A
麻疹Q&A
接種MMR疫苗相關Q&A
宣導素材
宣導素材
宣導素材
多媒體
海報
單張
手冊
廣播
其他
研究出版
研究出版
研究出版
圖書
歷年研究計畫
疫情報導
德國麻疹
德國麻疹
德國麻疹
疾病介紹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新聞稿
致醫界通函
統計資料查詢
國際重要疫情
國際間旅遊疫情建議等級表
重要指引及教材
重要表單
預防接種
預防接種
預防接種
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簡介
國內現行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預防接種建議
現行兒童預防接種時程表
育齡婦女MMR疫苗實施對象及接種建議
育齡婦女及孕婦接種MMR與Tdap疫苗衛教單張
自費MMR疫苗接種單位
Q&A
宣導素材
宣導素材
宣導素材
多媒體
海報
單張
手冊
廣播
其他
研究出版
研究出版
研究出版
圖書
歷年研究計畫
疫情報導
白喉
白喉
白喉
疾病介紹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新聞稿
致醫界通函
統計資料查詢
國際重要疫情
國際間旅遊疫情建議等級表
重要指引及教材
預防接種
預防接種
預防接種
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b型嗜血桿菌及不活化小兒麻痺五合一疫苗(DTaP-Hib-IPV)
破傷風、減量白喉混合疫苗(Td)、減量破傷風白喉非細胞性百日咳混合疫苗(Tdap)、減量破傷風白喉非細胞性百日咳及不活化小兒麻痺混合疫苗(Tdap-IPV)、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及不活化小兒麻痺混合疫苗(DTaP-IPV)
各類對象預防接種建議
五合一疫苗Q&A
四合一疫苗Q&A
Q&A
宣導素材
宣導素材
宣導素材
多媒體
海報
單張
手冊
廣播
其他
研究出版
研究出版
研究出版
圖書
疫情報導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疾病介紹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新聞稿
致醫界通函
統計資料查詢
國際重要疫情
重要指引及教材
預防接種
預防接種
預防接種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介紹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預防接種建議
傳染病防治諮詢會–ACIP會議記錄
旅遊醫學
Q&A
宣導素材
宣導素材
宣導素材
多媒體
海報
單張
手冊
廣播
其他
研究出版
研究出版
研究出版
圖書
歷年研究計畫
疫情報導
漢他病毒症候群
漢他病毒症候群
漢他病毒症候群
疾病介紹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最新消息及疫情訊息
新聞稿
致醫界通函
統計資料查詢
國際重要疫情
重要指引及教材
治療照護
Q&A
宣導素材
宣導素材
宣導素材
多媒體
海報
單張
手冊
廣播
其他
研究出版
研究出版
研究出版
圖書
歷年研究計畫
疫情報導
Q&A
Facebook
Line
列印
回上一頁
( alt + ← 回上一頁)
全部展開
什麼是屈公病?
屈公病是被帶有屈公病毒的病媒蚊叮咬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
最後更新日期 2019/6/4
屈公病會有什麼症狀?
屈公病毒感染者多數有症狀,包含突然發燒、關節疼痛或關節炎(約70%患者有,特別是手腳的小關節、手腕和腳踝)、頭痛、噁心、嘔吐、疲倦、肌肉疼痛或皮疹(約半數的患者會出現),且可伴隨結膜炎、腹瀉、畏光等非典型症狀,症狀持續約3至7天。
最後更新日期 2022/3/7
罹患屈公病的嚴重性?
屈公病較少見致死的案例,大部分患者在7至10天內可康復,少數患者從發病開始出現嚴重的關節痛,並持續數個月。
最後更新日期 2019/10/8
屈公病有哪些高風險族群?
新生兒於出生時感染屈公病毒、65歲以上的年長者、患高血壓、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者都是重症的高危險群。
最後更新日期 2019/6/4
屈公病傳染途徑為何?
屈公病是由病媒蚊傳播的疾病,人不會直接傳染給人,臺灣以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為主要的傳播媒介。
最後更新日期 2019/6/4
屈公病潛伏期和可傳染期?
被病媒蚊叮咬感染屈公病毒至發病的期間稱為潛伏期,介於2至12天,通常為3至7天。屈公病病患在發病前2天至發病後5天間,血液中存在有屈公病毒活動,稱之為病毒血症期(viremia),也就是可傳染期,此時如果再被病媒蚊叮咬,病毒將在病媒蚊體內增殖2至9天後,便此病媒蚊具有傳播病毒的能力,當它再叮咬其他健康的人時,就可將病毒傳播出去。
最後更新日期 2019/10/8
屈公病流行地區有哪些?
屈公病疫情主要分布於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亞洲及南美洲等熱帶及亞熱帶地區。近幾年,由於經貿發展及人口遷移等因素,流行地區已逐漸擴大,目前屈公病疫情已擴展到亞洲、非洲、歐洲及美洲超過100個國家。
最後更新日期 2019/10/8
如果要前往屈公病流行地區,應如何避免感染?
如果要前往流行地區,應做好防蚊措施。戶外活動時建議使用經政府主管機關核可含有敵避(DEET)或派卡瑞丁(Picaridin)的防蚊藥劑,並依照標籤指示說明使用。長時間戶外活動時,應穿著長袖淺色衣褲,衣服上應噴灑防蚊液,以增強保護效果;至流行地區旅遊,應選擇裝有紗窗或空調設備的居住場所,避免病媒蚊叮咬。返國後如有任何疑似症狀時,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
最後更新日期 2022/3/7
如何預防屈公病?
屈公病是經由病媒蚊叮咬而傳播的急性傳染病,且病媒蚊對於叮咬對象並無選擇性,一旦有屈公病毒進入社區,且生活周圍有病媒蚊孳生源的環境,就有屈公病流行的可能性,所以民眾平時應做好病媒蚊孳生源的清除工作;此外,民眾平時也應提高警覺,了解屈公病的症狀,發病時可及早就醫、早期診斷且適當治療。一般民眾的居家預防,包括:
家中應該裝設紗窗、紗門;睡覺時最好掛蚊帳或使用補蚊燈,避免蚊蟲叮咬。
平時應養成清除容器內積水的習慣,澈底落實「巡、倒、清、刷」,以避免積水容器變成病媒蚊的孳生源。「巡」─經常巡檢,檢查居家室內外可能積水的容器。 「倒」─倒掉積水,不要的器物予以丟棄。 「清」─減少容器,使用的器具也都應該澈底清潔。 刷」─去除蟲卵,收拾或倒置勿再積水養蚊。
平日至市場、公園或菜果園等戶外環境,宜著淡色長袖衣褲,並在皮膚裸露處塗抹政府主管機關核可含有敵避(DEET)或派卡瑞丁(Picaridin)的防蚊藥劑。
最後更新日期 2022/3/7
屈公病要怎麼治療?
目前感染屈公病並無特定之抗病毒藥物可供治療,依症狀給予支持性療,並讓病患獲得充足的休息,補充足夠的水分,可使用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等藥物舒緩病人的疼痛與發燒,大部分病患在7至10天內就可康復。另阿斯匹靈(aspirin)應避免使用,以免引起腸胃道副作用和其他副作用如雷氏症候群(Reye's syndrome) 等。
最後更新日期 2022/3/7
疑似感染屈公病了怎麼辦?
若出現疑似症狀時,請儘速至附近醫療院所就醫!
最後更新日期 2019/6/4
感染屈公病後,應注意及配合事項?
感染屈公病民眾,發病期間要待在蚊帳內或室內避免蚊子叮咬造成更進一步傳染;住處應加裝紗窗、紗門,病人應睡在蚊帳內,如離開蚊帳時應噴灑防蚊液。
配合防疫單位的疫情調查及進行孳生源清除、化學防治噴藥等防治作為。
在固定的醫院診所就醫,以利診治及通報,並請遵照醫師指示服藥,多休息多喝水。
最後更新日期 2019/10/8
罹患屈公病是否需要住院隔離?
感染屈公病是否需要住院,將由醫師專業評估,若醫師認為有住院治療需要,在病毒血症期(可傳染期)的患者,只需做好防蚊隔離,如使用蚊帳或防蚊藥劑,並不需要強制隔離。此外,經地方政府衛生局基於公衛防疫需求評估後,認為有住院防蚊隔離必要者,亦請配合衛生局之防治作為。
最後更新日期 2019/6/4